胃寒作痛
桂朴汤(自制)
肉桂(四分) 浓朴(一钱) 当归(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丁香(五分) 砂仁(一钱) 白芍(一钱酒炒) 广皮(一钱) 郁金(二钱)枣(二枚) 姜(三片)
本方取胀门温中平胃散以白术易茅术,以肉桂易炮姜,以丁香易生姜,同样用浓朴、广皮、砂仁,而去神曲、枳壳、青皮、香橼、谷芽,加当归、红枣、白芍、茯苓。彼是消药多,此则温药多,而兼顾血分。祖怡注。
肉桂(五分) 丁香(一钱) 澄茄(一钱五分) 磁石(三钱)
研令极细,分作十二服。又食人乳加烧红枣乘热 之。乡村农民,夏秋两季,劳动口渴,多饮冷水,心腹作痛,诸药不效。此方温之以桂、丁、澄茄,恋之以磁石,使药力不至一过就了,不论男妇老幼可服。(曾孙子婿)徐相任添加并帮助。

- 胃寒作痛《校注医醇剩义》
- 胃寒痛《凌临灵方》
- 胃和十二指肠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胃寒呕吐黄水《外科全生集》
-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饮食调养《老年食养食疗》
- 胃寒呕吐《症因脉治》
- 胃和小肠疾病《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胃寒呕吐《中医词典》
- 胃和小肠生理《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胃寒恶阻《中医词典》
- 胃黄《中医词典》
- 胃寒肠热《圣济总录》
- 胃火《中医词典》
- 胃寒《明医指掌》
- 胃火《明医指掌》
- 胃寒《明医指掌》
- 胃火《校注医醇剩义》
- 胃寒《明医指掌》
- 胃火冲逆《凌临灵方》
- 胃寒《中医词典》
- 胃火呕吐《中医词典》
- 胃寒《傅青主男科》
- 胃火呕吐《症因脉治》
- 胃寒《中医名词词典》
- 胃火上升《中医名词词典》
- 胃管要诀《华佗神方》
- 胃火小舌《喉科指掌》
- 胃管下俞《中医词典》
- 胃火牙痛《中医词典》
- 胃管《中医词典》
- 胃火作呕《正体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