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眼斜
足阳明之脉;夹口还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胃有痰火,又风从太阳而来,兼扰阳明,故筋脉牵掣,而口眼 斜也,消风返正汤主之。
消风返正汤(自制)
羌活(一钱) 天麻(八分) 蝎尾(五支) 僵蚕(一钱五分炒) 贝母(二钱)羚羊角(一钱五分) 石斛(三钱) 花粉(二钱) 麦冬(二钱) 黄荆叶(五张)

- 口眼斜《校注医醇剩义》
- 口眼斜《医学纲目》
- 口眼斜《奇方类编》
- 口眼斜《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口眼斜《扁鹊心书》
- 口眼歪斜辨《医林改错》
- 口眼斜《沈氏女科辑要》
- 口眼歪斜《金匮翼》
- 口眼斜门主方《疡医大全》
- 口眼歪斜《中医词典》
- 口眼斜门主论《疡医大全》
- 口眼歪斜《中医词典》
- 口喑哑《普济方·针灸》
- 口眼歪邪《傅青主男科》
- 口喑哑(舌不能言 余见中风失音)《针灸资生经》
- 口眼㖞斜仗“圣愈”《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口燥《伤寒大白》
- 口眼㖞斜仗“圣愈”《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口燥舌干《四圣悬枢》
- 口眼㖞斜外障《中医词典》
- 口燥舌干《四圣悬枢》
- 口眼㖞斜外障《中医词典》
- 口燥舌干《伤寒括要》
- 口眼㖞斜《中医词典》
- 口燥咽干《医学纲目》
- 口眼㖞斜《中医词典》
- 口燥咽干《医学纲目》
- 口眼(余见中风 偏风不语)《针灸资生经》
- 口燥咽干《伤寒指掌》
- 口眼 斜《医贯》
- 口燥咽干而渴《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