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附:牙皂)

《中药学》书籍目录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

【功效】袪痰、开窍。

【临床应用】1.用于寒湿壅滞、胸闷喘咳、痰多而咯吐不爽者。

皂荚有强烈的袪痰作用,治湿痰壅滞、咯吐不爽者,可单用本品焙干研末,用红枣煮汤调服;也可配合半夏莱菔子等同用。

2.用于猝然昏迷,口噤不开,以及癫痫痰盛,关窍阻闭的病症。

皂荚辛散走窜,外用有通关开窍的功能。治猝然昏迷,口噤不开属于实闭之症者,可配合天南星半夏细辛薄荷雄黄等药研末,吹鼻取嚏,以促使苏醒。

此外,皂荚熬膏涂疮肿(未溃者),有退肿的功效。

【处方用名】皂荚、皂角(洗净,晒干,去皮弦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焙焦研粉吞服每次二分至五分。内服剂量不宜过大,如服量过多,可引起呕吐腹泻。本品辛散走窜,性及锐利,孕妇、体虚即有咯血倾向者均不宜用。

【附药】牙皂:又叫猪牙皂。为豆科植物猪牙皂的果实。性味、功效、用量与皂荚相同。古代文献中往往将牙皂与皂荚列为一项,对其品质优劣各家说法不一,目前习惯认为猪牙皂质量较好,故常采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药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药学》书籍目录
  1. 皂荚(牙皂)《中药学》
  2. 皂荚《本草图经》
  3. 皂荚、皂荚子《本草思辨录》
  4. 皂荚《本草乘雅半偈》
  5. 皂荚刺《本草从新》
  6. 皂荚《药征续编》
  7. 皂荚刺《药鉴》
  8. 皂荚《本草择要纲目》
  9. 皂荚菌《滇南本草》
  10. 皂荚《名医别录》
  11. 皂荚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2. 皂荚《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3. 皂荚丸《金匮悬解》
  14. 皂荚《本草崇原》
  15. 皂荚丸《备急千金要方》
  16. 皂荚《本草从新》
  17. 皂荚丸《冯氏锦囊秘录》
  18. 皂荚《本经逢原》
  19. 皂荚丸方《伤寒杂病论》
  20. 皂荚《本草新编》
  21. 皂荚丸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22. 皂荚《顾松园医镜》
  23. 皂荚丸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24. 皂荚《证类本草》
  25. 皂荚丸证其四《经方实验录》
  26. 皂荚《医学入门》
  27. 皂荚丸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28. 皂荚《本草蒙筌》
  29. 皂荚蕈《本草纲目》
  30. 皂荚《汤液本草》
  31. 皂荚圆方《医宗金鉴》

《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