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

《本草新编》书籍目录

皂荚,味辛、咸,气温,有小毒。入足厥阴、手少阴、手太阴三经。理气疏风,搐鼻喷噎,可救五绝痰迷、中风不语诸症。敷肿痛即除,吐风痰,杀痨虫精物,起风痹,治死肌,利窍开关,破症堕孕。此物备急用之药,药笼中不可无者也。

或问皂荚开关之药,单用以取捷乎?夫皂荚之功用,不止此也。凡心疼之病,随愈而随发者,必用皂荚,始可除根,此《本草》所未言也。张夫子曾传余治心痛之方,实有皂荚火炒一两、炒栀子一两、炙甘草五钱、白芍二两、广木香三钱,为细末。老黄米煮粥为丸,如米大,滚水送下即愈,永不再发。是皂荚又可以治心疼也。然而,皂荚非治心疼之药,借其开窍引入于心之中,使诸药直攻其邪也。

或问皂荚生用乎,抑熟用之乎?皂荚熟用则无益矣,必生用为佳。然而,生用切不可用蛀者。盖皂荚虫尤细,凡研末之时,蛀虫乘开关之际,直入肺中,反成大害。故必须拣不蛀者,研为细末,即包在纸包之内,亦必须常取出经风,以防其再蛀。我有一方,制之最佳,用麝香同包,断无再蛀之理,且又可借麝香之香,引入鼻窍,而开关更灵也。

或问用皂荚末以治中风,吐其痰而不愈,反成偏枯之症,何也?曰∶皂荚用末以吹鼻,使中风之人关开,实治方之功也。若入于稀涎散中吐之,非治也。盖近来中风者,皆非真中风,尽由于阴阳水火之虚,或阴虚火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热极生风,猝然仆厥。使更吐痰,则愈损其津液矣。津液重伤,经络无水以相养,或气虚而无以相通,安得不变为拘挛偏废之症哉。

或疑神仙传载∶崔言逢异人传皂荚刺三斤烧灰,调大黄末,以治大麻风,虽将死尚可救。

何子注《本草》略之乎?曰∶皂角刺安能救大麻风哉,此误传也。用此方以救之,是速之死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新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新编》书籍目录
  1. 皂荚《本草新编》
  2. 皂荚《顾松园医镜》
  3. 皂荚《本经逢原》
  4. 皂荚《证类本草》
  5. 皂荚《本草从新》
  6. 皂荚《医学入门》
  7. 皂荚《本草崇原》
  8. 皂荚《本草蒙筌》
  9. 皂荚《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0. 皂荚《汤液本草》
  11. 皂荚《名医别录》
  12. 皂荚《本草衍义》
  13. 皂荚《本草择要纲目》
  14. 皂荚《新修本草》
  15. 皂荚《药征续编》
  16. 皂荚《本草经集注》
  17. 皂荚《本草乘雅半偈》
  18. 皂荚《长沙药解》
  19. 皂荚《本草图经》
  20. 皂荚《药笼小品》
  21. 皂荚(牙皂)《中药学》
  22. 皂荚《千金翼方》
  23. 皂荚、皂荚子《本草思辨录》
  24. 皂荚《雷公炮炙论》
  25. 皂荚刺《本草从新》
  26. 皂荚《本草纲目》
  27. 皂荚刺《药鉴》
  28. 皂荚《神农本草经》
  29. 皂荚菌《滇南本草》
  30. 皂羹面《饮膳正要》
  31. 皂荚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