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

《本草图经》书籍目录

皂荚(图),出雍州川谷及鲁邹县,今所在有之,以怀、孟州者为胜。木极有高硕者。此有三种∶《本经》云∶形如猪牙者良。陶注云∶长尺二者良。唐注云∶长六寸,圆浓节促直者,皮薄多肉,味浓大好。今医家作疏风气丸、煎,多用长皂荚;治齿及取积药,多用猪牙皂荚。所用虽殊,大抵性味不相远。九月、十月采荚,阴干用。张仲景治杂病方∶咳逆上气唾浊,但坐不得卧,皂荚丸主之。皂荚杵末一物,以蜜丸,大如梧子,以枣膏和汤,服一丸,日三夜一服。崔元亮《海上方》∶疗腹胀满欲瘦病者,猪牙皂荚相续,量长一尺,微火煨去皮子,捣筛,蜜丸,大如梧子。欲服药,先吃煮羊肉两脔,呷汁三两口后,以肉汁下药十丸,以快利为度,觉得力更服,以利清水即停。瘥后一月以来,不得食肉及诸油腻。又治热劳,以皂荚长一尺续成者,亦可须无孔成实者,以土酥一大两,微微涂,于火上缓炙之,不得令酥下,待酥尽即捣筛,蜜丸如梧子大,每日空腹饮下十五丸,渐增至二十丸,重者不过两剂,瘥。

其初生嫩叶芽以为蔬茹,更益人,核中白肉,亦入治肺药。又炮核取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吞酸。又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傅疮癣有奇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图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图经》书籍目录
  1. 皂荚《本草图经》
  2. 皂荚《本草乘雅半偈》
  3. 皂荚(牙皂)《中药学》
  4. 皂荚《药征续编》
  5. 皂荚、皂荚子《本草思辨录》
  6. 皂荚《本草择要纲目》
  7. 皂荚刺《本草从新》
  8. 皂荚《名医别录》
  9. 皂荚刺《药鉴》
  10. 皂荚《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1. 皂荚菌《滇南本草》
  12. 皂荚《本草崇原》
  13. 皂荚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4. 皂荚《本草从新》
  15. 皂荚丸《金匮悬解》
  16. 皂荚《本经逢原》
  17. 皂荚丸《备急千金要方》
  18. 皂荚《本草新编》
  19. 皂荚丸《冯氏锦囊秘录》
  20. 皂荚《顾松园医镜》
  21. 皂荚丸方《伤寒杂病论》
  22. 皂荚《证类本草》
  23. 皂荚丸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24. 皂荚《医学入门》
  25. 皂荚丸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26. 皂荚《本草蒙筌》
  27. 皂荚丸证其四《经方实验录》
  28. 皂荚《汤液本草》
  29. 皂荚丸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30. 皂荚《本草衍义》
  31. 皂荚蕈《本草纲目》

《本草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