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

《中药学》书籍目录

【药用】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心、肺、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痰。

【临床应用】1.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脘腹冷痛,阴寒内盛、四肢厥冷、脉微弱等症

本品善温脾胃之阳而除里寒,常与党参、白朮、炙甘草等配伍同用。如辅助附子,可增强回阳救逆之功,以治阴寒内盛、四肢厥冷等症。

2.用于肺寒咳嗽、痰稀而多、形如白沫

本品温燥辛散,不仅能温肺以散寒,又能燥湿以化痰,故可用于寒咳多痰之症,常与细辛五味子茯苓、炙甘草等同用。

【处方用名】淡干姜、均姜、泡姜(取生姜用沸水泡浸,干燥后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三钱,煎服。

【附药】炮姜:即干姜炒至外黑内呈老黄色,供药用。性味辛苦大热。功能温中止泻,止血。适用于寒症腹泻、虚寒性的出血,如便血崩漏同时出现手足冷怕冷、口不渴、舌淡、苔白等症,常与补气、补血药物配合应用。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按语】1.姜,原为民间常用药物,亦作为佐餐之品。由于治疗上的需要,通过不同的加工炮制,就分为生姜煨姜、干姜、炮姜等数种。

2.生姜性温味辛,长于发散,又能温中而止呕,多用于外感风寒及胃中寒饮等症;干姜辛散之性已减,而偏于治里寒之症,故以温中回阳、温肺化痰为主;炮姜又名黑姜,已无辛散作用,故以温经止血及温中止泻为它的专长。因此,前人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的说法。至于煨姜,是用生姜煨熟,比生姜则不散,比干姜则不燥,其性与炮姜略同而力较逊,专主温里而治胃腹冷痛。

3.干姜与附子同,功能回阳;但干姜偏脾胃之阳,而附子偏温脾肾之阳。

【方剂举例】理中汤伤寒论》:人参、干姜、白朮、甘草。治脾胃虚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饮,喜唾涎沫。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药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药学》书籍目录
  1. 干姜《中药学》
  2. 干姜《得配本草》
  3. 干姜《本草思辨录》
  4. 干姜《本草从新》
  5. 干姜《本草崇原》
  6. 干姜《本经逢原》
  7. 干姜《本草便读》
  8. 干姜《本草求真》
  9. 干姜《本草经解》
  10. 干姜《顾松园医镜》
  11. 干姜《本草经解》
  12. 干姜《证类本草》
  13. 干姜《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4. 干姜《医学入门》
  15. 干姜《名医别录》
  16. 干姜《本草易读》
  17. 干姜《本草分经》
  18. 干姜《汤液本草》
  19. 干姜《本草分经》
  20. 干姜《吴普本草》
  21. 干姜《本草择要纲目》
  22. 干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23. 干姜《本草害利》
  24. 干姜《新修本草》
  25. 干姜《本草害利》
  26. 干姜《本草经集注》
  27. 干姜《本草撮要》
  28. 干姜《饮膳正要》
  29. 干姜《药性切用》
  30. 干姜《中药炮制》
  31. 干姜《药鉴》

《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