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

《中药学》书籍目录

【药用】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Pogostemincablin(Blanco)Benth.或藿香Agastacherugosus(Fisch.etMey)O.Ktze.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脾醒湿,辟秽和中,解暑,发表。

【临床应用】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等症

藿香气味芳香,功能醒脾化湿,为芳化湿浊之要药,故适用于湿阻中焦、脘闷纳呆之症候,在临床上常与佩兰等同用。用于湿温出起,可配薄荷茵陈黄芩等同用。

2.用于呕吐、泄泻等症。

藿香芳香辟秽浊而能和理脾胃,适用于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可配苏叶半夏厚朴陈皮等同用。对于胃寒呕吐之症,可配半夏同用;如湿热者,可配黄莲、竹茹脾胃虚弱者,可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可配砂仁同用。

3.用于暑湿症。

藿香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又善于解暑,为解暑要药。其治暑湿之症,不论偏寒、偏热,都可应用,临床经常与佩兰配伍同用。

4.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等症。

本品既能化湿,又能解表,故适用于外感风寒兼有湿阻中焦的症候,常配伍紫苏陈皮等同用。

此外,可治鼻渊,常可配猪胆汁等同用。

【处方用名】藿香、土藿香(洗净,晒干,切碎用)

广藿香(产广东者,一般认为功效较好。洗净,晒干,切碎用)

鲜藿香(新鲜者,洗净,切碎用。主要用于解暑)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鲜者加倍,煎服。

【按语】1.藿香气味芳香化湿辟秽而和脾胃,性味辛温,散表邪而除表证,兼能解除暑邪,为夏令要药,鲜者尤佳。又治鼻渊,颇有良效。而辛香而不过散,温熙而不燥烈,故为临床常用药也。

2.紫苏与藿香皆有发表和中的作用,紫苏长于散寒解表,且能安胎、解鱼蟹毒;藿香长于化湿醒脾,且能解暑、治鼻渊。

3.香薷与藿香皆为既能发表,又能解暑之药而香薷散寒解表力佳,且能行水消肿;藿香则化湿醒脾力优,且能治鼻渊。

【方剂举例】藿香正气散(《和局方剂》):藿香、厚朴、陈皮、大腹皮桔梗、半夏、白芷茯苓、苏叶、甘草。治外感不正之气,内伤饮食,头痛发热,或霍乱吐泻,或发疟疾

不换金正气散(《和局方剂》):藿香、法半夏、苍朮、厚朴、陈皮、甘草。治湿浊内阻兼有外感。

【文献选录】《药品化义》:「其气方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

《本草正义》:「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外胃,振动清阳妙品。......霍乱心腹痛者,湿浊阻滞,伤及脾土清阳之气则猝然撩乱,而吐泻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

「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熙而不偏于燥热,能袪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乏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亦辟秽恶,解时行疫气。」

「藿香虽不燥烈,然究是以气用事,惟舌有浊垢而漾漾欲泛者为佳。若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药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药学》书籍目录
  1. 藿香《中药学》
  2. 藿香《得配本草》
  3. 藿香《本草便读》
  4. 藿香《本草从新》
  5. 藿香《本草经解》
  6. 藿香《本经逢原》
  7. 藿香《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8. 藿香《本草新编》
  9. 藿香《本草分经》
  10. 藿香《本草求真》
  11. 藿香《本草分经》
  12. 藿香《顾松园医镜》
  13. 藿香《本草分经》
  14. 藿香《证类本草》
  15. 藿香《本草择要纲目》
  16. 藿香《医学入门》
  17. 藿香《本草害利》
  18. 藿香《冯氏锦囊秘录》
  19. 藿香《本草害利》
  20. 藿香《本草易读》
  21. 藿香《本草撮要》
  22. 藿香《本草蒙筌》
  23. 藿香《外科全生集》
  24. 藿香《本草备要》
  25. 藿香《药鉴》
  26. 藿香《汤液本草》
  27. 藿香《本草乘雅半偈》
  28. 藿香《玉楸药解》
  29. 藿香《本草图经》
  30. 藿香《药笼小品》
  31. 藿香(藿香梗)《中药炮制》

《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