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水不调方论第五
夫妇人月水不调者,由劳伤气血致体虚,风冷之气乘也。若风冷之气客于胞内,伤于冲任之脉,损手太阳、少阴之经。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络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然则月水是经络之余,若冷热调和,则冲脉、任脉气盛,太阳、少阴所生之血宣流根据时而下。若寒温乖适,经脉则虚。若有风冷,虚则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故为不调也。
□
(出《本事方》) 治妇人病。多是月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时发疼痛,医者一例呼为经病。不曾说是阴胜阳、是阳胜阴,所以服药少得有效。盖阴气胜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营运。经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后。若阳气胜阴,则血流散溢。经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当知阴阳,谓其气血,使不相胜,以平为福。
紫石英 禹余粮 人参 龙骨 川乌 官桂 桑寄生 杜仲 五味子 远志 泽泻 当归石斛 苁蓉 干姜(各一两) 川椒 牡蛎 甘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饮吞下。《指迷方》同。
□
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悉皆主之。(出张氏方)
吴茱萸(半两) 麦门冬 干姜 白茯苓 牡丹皮 南木香 苦梗(各三钱) 甘草(三钱半) 当归(半两) 北细辛(一钱半) 防风 官桂(各一分) 半夏(七钱)
上 咀,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治妇人、室女经脉不调,脐腹冷痛,恶心,腹常胀满,至晚则增。宜服小乌沉汤,吞下艾煎丸。(见《和剂局方》)
□
治血脏久冷,月水不调,脐腹刺痛。(出《专治妇人方》)
川姜黄(成片子者,四两) 蓬莪术 红花 桂心 川芎(各一两) 延胡索 牡丹皮 当归(各二两) 白芍药(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半盏。酒半盏,煎至七分,热服。
桃仁散 治妇人月水不调,或淋沥不断,断后复来,状如泻水,四体虚翕,不能饮食,腹中坚痛,不可行动。月水或前或后,或经月不来,举体沉重,唯欲眠睡,多思酸物。
桃仁 粉草 半夏(各一两) 赤芍药 生地黄(各三两) 泽兰叶 川牛膝 当归 桂心 牡丹皮 人参 蒲黄 川芎(各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大钱,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空心,去滓温服。

- 月水不调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月水不调《女科证治准绳》
- 月水不调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月水不调《证治准绳·女科》
- 月水不调候《诸病源候论》
- 月水不调《中医词典》
- 月水不调属风冷之邪搏血论《女科经纶》
- 月水不利无子候《诸病源候论》
- 月水不通《孙真人海上方》
- 月水不利候《诸病源候论》
- 月水不通《中医词典》
- 月水不利(不流利也)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月水不通《备急千金要方》
- 月水不利《女科证治准绳》
- 月水不通《证治准绳·女科》
- 月水不利《中医词典》
- 月水不通《女科证治准绳》
- 月水不利《千金翼方》
- 月水不通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月水不来《中医词典》
- 月水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 月水不断候《诸病源候论》
- 月水不通论《胎产心法》
- 月水不断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月水不通无子候《诸病源候论》
- 月水不断《女科证治准绳》
- 月水根据时来不快利《女科百问》
- 月水不断《回生集》
- 月水行或不行心腹刺痛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月水不断《中医词典》
- 月水久不绝《中医词典》
《妇人大全良方》
- 作者:陈自明 朝代:南宋·嘉熙元年 年份:公元1237年
- 《妇人良方》序
- 识别修制药物法度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妇人中风方论第一
- 妇人中风角弓反张口噤方论第二
- 妇人中风口噤方论第三
- 妇人中风不语方论第四
- 妇人风痹手足不随方论第五
- 妇人中风自汗方论第六
- 妇人臂痛方论第七
- 妇人贼风偏枯方论第八
- 妇人偏风口方论第九
- 妇人血风心神惊悸方论第十
- 妇人风邪颠狂方论第十二
- 妇人飞尸血厥方论第十三
- 卷之四
- 妇人血风身体骨节疼痛方论第一
- 妇人血风白虎历节走疰方论第二
- 妇人血风瘾疹瘙痒方论第三
- 妇人虚风头目眩晕及心眩方论第四
- 妇人血风头痛方论第五
- 妇人项筋强痛方论第六
- 妇人腰痛方论第七
- 妇人腰脚痛方论第八
- 妇人香港脚方论第九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妇人热劳方论第一
- 妇人客热方论第二
- 妇人寒热方论第三
- 寡妇寒热如疟方论第四
- 妇人恶寒方论第五
- 妇人血风烦闷方论第六
- 妇人血风攻脾不能食方论第七
- 妇人梦与鬼交方论第八
- 妇人伤寒伤风方论第九
- 妇人热入血室方论第十
- 妇人咳嗽方论第十一
- 妇人咳嗽用温药方论第十二
- 妇人劳嗽方论第十三
- 妇人喘满方论第十四
- 妇人风痰方论第十五
- 妇人心胸嘈杂方论第十六
- 卷之七
- 妇人呕吐方论第一
- 妇人霍乱方论第二
- 妇人鼻衄方论第五
- 妇人吐血方论第六
- 妇人癖诸气方论第七
- 妇人疝瘕方论第八
- 妇人八瘕方论第九
- 妇人腹中瘀血方论第十
- 妇人症痞方论第十一
- 妇人食症方论第十二
- 妇人积年血症块方论第十三
- 妇人血气心痛方论第十四
- 妇人血气心腹疼痛方论第十五
- 妇人血气小腹疼痛方论第十六
- 妇人两胁胀痛方论第十七
- 妇人心腹胀满方论第十八
- 卷之八
- 妇人淋沥小便不通方论第一
- 妇人脬转不得小便方论第二
- 妇人小便数方论第三
- 妇人遗尿失禁方论第四
- 妇人小便出血方论第五
- 妇人大便不通方论第六
- 妇人风入肠间或秘或利方论第七
- 妇人泄泻方论第八
- 妇人协热下利方论第九
- 妇人滞下方论第十
-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 妇人痔方论第十三
- 妇人脱肛候方论第十四
- 妇人阴肿方论第十五
- 妇人阴痒方论第十六
- 妇人阴冷方论第十七
- 妇人阴挺出下脱方论第十八
- 妇人阴中生疮方第十九
- 女人伤丈夫头痛方第二十
- 女人交接辄血出痛方第二十一
- 女人交接他物伤方第二十二
- 小户嫁痛方第二十三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妊娠泄泻方论第一
-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 妊娠大小便不通方论第三
- 妊娠小便不通方论第四
- 妊娠子淋方论第五
- 妊娠尿血方论第七
- 妊娠胎水肿满方论第八
- 妊娠腹内钟鸣方第九
- 龚颜德孕痈方第十
- 妊娠不语论第十一
- 妊娠伤食方论第十二
- 妊娠脏躁悲伤方论第十三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产后乍见鬼神方论第一
- 产后脏虚心神惊悸方论第二
- 产后心惊中风方论第三
- 产后中风恍惚方论第四
- 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方论第五
- 产后虚汗不止方论第六
- 产后冒闷汗出不识人方论第七
- 产后汗出多而变方论第八
- 中风口噤角弓反张方论附
- 产后中风方论第九
- 郭稽中产后中风方论
- 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方论第十
- 产后热闷气上转为香港脚方论第十一
- 卷之二十
- 产后遍身疼痛方论第一
- 产后腰痛方论第二
- 产后恶露不绝方论第三
- 产后恶露不下方论第四
- 产后余血上抢心痛方论第五
- 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方论第六
-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 产后小腹疼痛方论第八
- 产后寒疝方第九
- 产后两胁胀满气痛方论第十
- 产后积聚症块方论第十一
- 产后血瘕方论第十二
- 产后余血奔心烦闷方论第十三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产后伤寒方论第一
- 产后头痛方论第二
- 产后咳嗽方论第三
- 产后喉中气急喘促方论第四
- 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方论第五
- 产后咳噫方论第六
- 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 产后月水不调方论第八
- 产后月水不通方论第九
- 产后四肢浮肿方论第十
- 产后腹痛及泻利方论第十一
- 产后赤白痢疾及虚羸气痢方论第十二
- 卷之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