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水不调方论第五

《妇人大全良方》书籍目录

妇人月水不调者,由劳伤气血致体虚,风冷之气乘也。若风冷之气客于胞内,伤于冲任之脉,损手太阳、少阴之经。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络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然则月水是经络之余,若冷热调和,则冲脉、任脉气盛,太阳、少阴所生之血宣流根据时而下。若寒温乖适,经脉则虚。若有风冷,虚则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故为不调也。

(出《本事方》) 治妇人病。多是月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时发疼痛,医者一例呼为经病。不曾说是阴胜阳、是阳胜阴,所以服药少得有效。盖阴气胜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营运。经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后。若阳气胜阴,则血流散溢。经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当知阴阳,谓其气血,使不相胜,以平为福。

紫石英 禹余粮 人参 龙骨 川乌 官桂 桑寄生 杜仲 五味子 远志 泽泻 当归石斛 苁蓉 干姜(各一两) 川椒 牡蛎 甘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饮吞下。《指迷方》同。

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悉皆主之。(出张氏方

吴茱萸(半两) 麦门冬 干姜 白茯苓 牡丹皮木香 苦梗(各三钱) 甘草(三钱半) 当归(半两) 北细辛(一钱半) 防风 官桂(各一分) 半夏(七钱)

上 咀,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治妇人、室女经脉不调,脐腹冷痛,恶心,腹常胀满,至晚则增。宜服小乌沉汤,吞下艾煎丸。(见《和剂局方》)

治血脏久冷,月水不调,脐腹刺痛。(出《专治妇人方》)

姜黄(成片子者,四两) 蓬莪术 红花 桂心 川芎(各一两) 延胡索 牡丹当归(各二两) 白芍药(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半盏。酒半盏,煎至七分,热服。

桃仁散 治妇人月水不调,或淋沥不断,断后复来,状如泻水,四体虚翕,不能饮食,腹中坚痛,不可行动。月水或前或后,或经月不来,举体沉重,唯欲眠睡,多思酸物。

桃仁 粉草 半夏(各一两) 赤芍药 生地黄(各三两) 泽兰叶 川牛膝 当归 桂心 牡丹皮 人参 蒲黄 川芎(各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大钱,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空心,去滓温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人大全良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人大全良方》书籍目录
  1. 月水不调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2. 月水不调《女科证治准绳》
  3. 月水不调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4. 月水不调《证治准绳·女科》
  5. 月水不调候《诸病源候论》
  6. 月水不调《中医词典》
  7. 月水不调属风冷之邪搏血论《女科经纶》
  8. 月水不利无子候《诸病源候论》
  9. 月水不通《孙真人海上方》
  10. 月水不利候《诸病源候论》
  11. 月水不通《中医词典》
  12. 月水不利(不流利也)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13. 月水不通《备急千金要方》
  14. 月水不利《女科证治准绳》
  15. 月水不通《证治准绳·女科》
  16. 月水不利《中医词典》
  17. 月水不通《女科证治准绳》
  18. 月水不利《千金翼方》
  19. 月水不通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20. 月水不来《中医词典》
  21. 月水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22. 月水不断候《诸病源候论》
  23. 月水不通论《胎产心法》
  24. 月水不断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25. 月水不通无子候《诸病源候论》
  26. 月水不断《女科证治准绳》
  27. 月水根据时来不快利《女科百问》
  28. 月水不断《回生集》
  29. 月水行或不行心腹刺痛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30. 月水不断《中医词典》
  31. 月水久不绝《中医词典》

《妇人大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