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伤寒伤风方论第九

《妇人大全良方》书籍目录

论曰∶古人治病,先论其所主,男子调其气,妇人调其血。血室不蓄,则二气谐和;血室凝结,则水火相刑。伤寒气口紧盛,即宜下;人迎紧盛,即宜汗。妇女左关浮紧不可下,当发其汗以救血室。荣卫得和,津液自通,浃然汗出而解。仲景云∶妇人伤寒,经水适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无犯胃气者,言不可下也,小柴胡汤主之。若行汤迟则热入胃,令津燥中焦。上焦不荣成血结胸状,须当针期门也。五行相克以生,相扶以出。平居之日,水常养于木,水木相生,则荣养血室;血室不蓄,则脾无蕴积;脾无蕴积,则刚燥不生。刚燥既生,若犯胃气则昼夜谵语喜忘,小腹满小便利,属抵挡汤证也(伤寒胃实,谵语,宜下之;妇人热入血室谵语者,不可下也)。虽然妇人伤寒与男子治法不同,男子先调气,妇人先调血,此大略之辞耳。要知脉紧无汗名伤寒,脉缓有汗为伤风。热病脉洪大,中暑脉细弱,其证一也。假如中 用白虎,胃实用承气,岂必调血而后行汤邪?仲景《伤寒论》所以不分妇人者,良亦在学人皆可随病,于男子药证中以意选用也。

若妊妇伤寒,药性须凉,慎不可行桂枝半夏桃仁等药。小柴胡半夏黄龙汤,盖为妊妇而去也。大抵产前先安胎,产后先补益,次服伤寒药。若病稍退,则止药不可尽剂,此为大法。

黄帝问∶妇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衰其大半,过其厄。

男子、妇人伤寒,仲景治法别无异议。比见民间有妇人伤寒方书,称仲景所撰,而王叔和为之序。以法考之,间有可取,疑非古方,特假圣人之名,以信其说于天下。今取《金匮玉函》治妇人伤寒,与俗方中可采者列为一卷。虽不足以尽妇人伤寒之详,并可以《百问》中参用也。

妇人伤寒,发热恶寒,四肢拘急,口燥舌干,经脉凝滞,不得往来,宜桂枝红花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人大全良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人大全良方》书籍目录
  1. 妇人伤寒伤风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2. 妇人伤寒候(妇科心镜 上)《古今医统大全》
  3. 妇人伤寒十八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4. 妇人伤寒歌《伤寒百证歌》
  5. 妇人伤于丈夫秘方《华佗神方》
  6. 妇人伤寒《伤寒括要》
  7. 妇人少年发少《女科百问》
  8. 妇人伤寒《伤寒捷诀》
  9. 妇人生虫《古今医统大全》
  10. 妇人疝瘕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11. 妇人生胎八十三法《针灸神书》
  12. 妇人杀血心痛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13. 妇人湿门《儒门事亲》
  14. 妇人三十四五《女科旨要》
  15. 妇人十九二十嫁出时《女科旨要》
  16. 妇人三十六七《女科旨要》
  17. 妇人石瘕似孕属血病论《女科经纶》
  18. 妇人三十六疾《中医词典》
  19. 妇人时疫《温疫论》
  20. 妇人三十六病《女科指掌》
  21. 妇人食症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22. 妇人三十八九《女科旨要》
  23. 妇人室女搐搦《丹溪手镜》
  24. 妇人乳癣《女科切要》
  25. 妇人室女诸病须问经事《女科经纶》
  26. 妇人乳疾《千金翼方》
  27. 妇人受胎《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28.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
  29. 妇人受胎月令《胎产指南》
  30.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金匮要略浅注》
  31. 妇人瘦弱不孕《竹林女科证治》

《妇人大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