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论

《叶选医衡》书籍目录

(天士改)

按《内经》之言虚劳,惟是气血两端,至《巢氏病源》始分五脏之劳,七情之伤,甚六极三十二蒸,本事方更分传尸、鬼疰,至于九十九种,其凿空附会,重见复出,固无论已,且使学人感于多歧,伊芳谁之咎乎?盖以《内经》为式,第以脾肾分主气血,约而该,确而可守也。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居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属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病不生。夫脾具土德,脾安则土为金丹,金实水深,且土不陵水,水安其位,故脾安则肾愈安也。肾兼水火,肾安则火不挟肝上泛而凌土湿,火能益土,营运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孙思邈云∶补脾不如补肾。许学士云∶补肾不如补脾。两先生深知二脏为生人之根本,又知二脏有相赞之功能,故其说似背,其旨实同也。救肾者,必本于阴血,血主濡之,血属阴,主下降,虚则上升,当敛而抑,六味丸是也。救脾者,必本于阳气,气主煦之,气为阳,主上升,虚则下陷,当升而举也,补中益气汤是也。近世治劳,专以四物汤加知、柏,不知血药常滞,非痰多食少所宜;血药常润,久行必至滑肠。且知、柏性苦寒,能泻实火,名曰滋阴,其实燥而损血,且苦先入心,久而增气,反能助火,至其败胃,所不待言。丹溪有言实火可泻,虚火可补,劳证之火,虚乎实乎?泻之可乎?矫其遍者,辄以桂、附为家常茶饭,此惟火衰者宜之。若气血燥实之人,能无助火为害哉?大抵虚劳之证,疑难不少。如补脾补肺,法当兼行,然脾喜温燥,肺喜清润,保肺则碍脾,补脾则碍肺,惟热燥而甚。能食而不泻者,润肺当急,而补脾之药不可厥也。

倘虚羸而甚,食少泻多者,虽喘嗽不宁,但以补脾为急,而润肺之药宜戒矣。常见劳证之死,多死于泄泻。泄泻之因,多因于清润,司命者,能不为之兢兢耶?又如补肾补脾,法当兼行,然方欲以甘寒补肾,其人减食,又恐不利于脾,方欲以辛温快脾,其人阴阳,又恐愈耗其水。两考衡量,而较重脾者,以脾土上交于心,下交于肾也。若肾大虚而势危笃,又不可拘执,当随时参活法耳。前哲有言土旺而金生,勿拘拘于保肺,水壮而火熄,毋汲汲于清心,可谓洞达《内经》之旨,深窥根本之治者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叶选医衡》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叶选医衡》书籍目录
  1. 虚劳论《叶选医衡》
  2. 虚劳论《吴医汇讲》
  3. 虚劳论《研经言》
  4. 虚劳论《医门法律》
  5. 虚劳论治《笔花医镜》
  6. 虚劳六《金匮悬解》
  7. 虚劳脉动《医法圆通》
  8. 虚劳例《慎柔五书》
  9. 虚劳脉法《何氏虚劳心传》
  10. 虚劳里急候《诸病源候论》
  11. 虚劳脉结候《诸病源候论》
  12. 虚劳里急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13. 虚劳脉论《医门法律》
  14. 虚劳里急方六首《外台秘要》
  15. 虚劳门《古今名医汇粹》
  16. 虚劳里急《圣济总录》
  17. 虚劳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18. 虚劳羸瘦候《诸病源候论》
  19. 虚劳门《女科折衷纂要》
  20. 虚劳羸瘦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21. 虚劳门方《医门法律》
  22. 虚劳羸瘦方五首《外台秘要》
  23. 虚劳梦泄精方一十首《外台秘要》
  24. 虚劳羸瘦《圣济总录》
  25. 虚劳梦泄精候《诸病源候论》
  26. 虚劳口干燥候《诸病源候论》
  27. 虚劳秘涩候《诸病源候论》
  28. 虚劳口干燥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29. 虚劳目暗候《诸病源候论》
  30. 虚劳口干燥《圣济总录》
  31. 虚劳内热骨蒸论《理虚元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