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肠炎疾病

《基因与疾病》书籍目录

肠炎疾病(IBD)是在小肠和大肠引起炎症或溃疡的一组慢性炎症。IBD既可分类为溃疡性肠炎又可为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影响到结肠和直肠的内层,局限性回肠炎扩张至肠壁的更深层。由于是慢性炎症,所以一生中会多次复发。

大约有20%的局限性回肠性病有家属史。就是有这种复杂的踪迹,才意味着在基因组不同位置上的几个基因可能引起疾病。这种疾病的敏感位点最近被定位于16号染色体。在这些区域中找到的候选基因包刮与炎症应答相关的几种基因,包括与B-淋巴细胞功能有关的CD19;包括与白细胞粘结相关的sialophorin;包括与微生物细胞粘合相关的CD11整合素束;在IBDs中改变对IL-4调节功能感兴趣的白细胞介素-4。

因为某些与局限性回肠炎相关的遗传因子也影响溃疡性结肠,所以,对局限性回肠疾病的研究可进一步理解IBD的两种类型。

肠炎疾病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基因与疾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基因与疾病》书籍目录
  1. 肠炎疾病《基因与疾病》
  2. 肠虚补之《痰火点雪》
  3. 肠疡《盘珠集胎产症治》
  4. 肠型放射病的治疗《核、化学武器损伤》
  5. 肠痒《竹林女科证治》
  6. 肠型放射病《核、化学武器损伤》
  7. 肠遗《中医词典》
  8. 肠泻《中医词典》
  9. 肠易激缩合征《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10. 肠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病理学》
  11. 肠易激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2. 肠下血论《脾胃论》
  13. 肠易激综合征《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4. 肠下血《儒门事亲》
  15. 肠痈《中医名词词典》
  16. 肠下痢《新修本草》
  17. 肠痈《圣济总录》
  18. 肠下利《普济方·针灸》
  19. 肠痈《景岳全书》
  20. 肠系膜下动脉《人体解剖学》
  21. 肠痈《金匮悬解》
  22. 肠系膜上动脉《人体解剖学》
  23. 肠痈《景景医话》
  24. 肠系膜淋巴结核 《消化病学》
  25. 肠痈《中医词典》
  26. 肠胃小大之数《类经》
  27. 肠痈《备急千金要方》
  28. 肠胃为海《中医词典》
  29. 肠痈《外科十法》
  30. 肠胃生病《黄帝内经太素》
  31. 肠痈《推求师意》

《基因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