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核 
肠系膜淋巴结核常继发于其它器官的结核,如肠结核、输卵管结核等。如吞咽进入胃肠的结核杆菌通过肠粘膜直接进入相应的淋巴管所发生的肠系膜淋巴结核,称为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核。后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症状除发热、倦怠等一般结核症状外,可有腹痛、腹泻、腹胀等。腹部触诊时,右下腹或中腹部可扪及直径2~ 3厘米大小的肿大淋巴结,有时多个并存,不易移动且边缘不齐,有压痛。本病诊断除结核中毒症状以及腹部包块外,腹部X线平片,可见肠系膜根附着处,分布数个圆形或椭圆形密度不均的斑点或斑点块状钙化影,侧位片该阴影在脊柱前。临床确诊有困难者可予抗结核试验治疗,很多病例是在阑尾手术过程中发现的,本病的治疗同其它腹内结核。
【预防】
牛奶需经消毒后饮用。

- 肠系膜淋巴结核 《消化病学》
- 肠胃小大之数《类经》
- 肠系膜上动脉《人体解剖学》
- 肠胃为海《中医词典》
- 肠系膜下动脉《人体解剖学》
- 肠胃生病《黄帝内经太素》
- 肠下利《普济方·针灸》
- 肠胃瘙痒秘方《华佗神方》
- 肠下痢《新修本草》
- 肠胃积聚《灵素节注类编》
- 肠下血《儒门事亲》
- 肠胃《内经评文》
- 肠下血论《脾胃论》
- 肠胃《中医词典》
- 肠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病理学》
- 肠胃《灵枢悬解》
- 肠泻《中医词典》
- 肠胃《黄帝内经·灵枢》
- 肠型放射病《核、化学武器损伤》
- 肠外阿米巴病《病理学》
- 肠型放射病的治疗《核、化学武器损伤》
- 肠脱阴肿《卫生易简方》
- 肠虚补之《痰火点雪》
- 肠脱《古今医统大全》
- 肠炎疾病《基因与疾病》
- 肠头挺出《奇方类编》
- 肠疡《盘珠集胎产症治》
- 肠头挺出《急救广生集》
- 肠痒《竹林女科证治》
- 肠痛(余见肠)《针灸资生经》
- 肠遗《中医词典》
《消化病学》
- 第一节 总论(Introduction of Digestive Diseases)
- 第二节 急性胃炎
- 第三节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
- 第五节 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
- 第六节 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 syndrome)
- 第七节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 第八节 克隆病 (Crohn Disease)
- 第九节 消化道蠕虫病(Helminthic Diseas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Tract)
- 蛔虫病(Ascariasis)
-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
- 蛲虫病(Enterobiasis)
- 绦虫病(Teniasis)
- 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 包虫病(Echnococcosis)
- 第十节 胃肠神经官能症(Functional Disorde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 第十一节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
- 第十二节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 第十三节 胰腺炎(Pancreatitis)
- 第十四节 腹内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