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三节 发病机理

《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书籍目录

正常阴道内寄生着乳酸杆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及大肠杆菌以及厌氧的消化链球菌属、消化球菌、厌氧乳酸杆菌、类杆菌等,这些菌保持一定的比例,维系着阴道内生态平衡。正常妇女阴道分泌物中每毫升有106个菌落形成单位。

正常育龄妇女,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其表层细胞含有丰富的糖原,非常有利于兼氧乳酸杆菌的生长,这种细菌占阴道的90%以上。这种乳酸杆菌大量存在,就抑制了其他致病菌的生长。在阴道形成了一个正常的生态平衡。

当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上皮萎缩,细胞糖原减少,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用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性乱,性交频繁(因精液pH为7.2-7.8)等导致致病性厌氧菌和加特纳菌大量繁殖,引起阴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失调。兼氧性乳酸杆菌减少。最终导致细菌性阴道病

由于厌氧菌产生的脱羧酶,可激发加特纳菌产生某种氨基酸,产生挥发性胺类,释放出难闻的鱼腥臭味,胺类使pH值升高,又抑制乳酸杆菌繁殖,粘附有细菌的阴道表皮细胞脱落,使阴道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本病。由于菌群紊乱,阴道炎症并不明显,分泌物中白细胞减少,因此称细菌性阴道病比阴道炎更恰当。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书籍目录
  1. 发病机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2. 发病机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3. 发病机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4. 发病机理《儿科学》
  5. 发病机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6. 发病机理《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7. 发病机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8. 发病机理《传染病》
  9. 发病机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0. 发病机理《预防医学》
  11. 发病机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2. 发病机理《中医外科学》
  13. 发病机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4. 发病机理《中医基础理论》
  15. 发病机理和病理《临床营养学》
  16. 发病机理《急诊医学》
  17. 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传染病》
  18. 发病机理《急诊医学》
  19. 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传染病》
  20. 发鬓《卫生易简方》
  21. 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传染病》
  22. 发表之药用温攻里之药用寒温里之药用热论《医效秘传》
  23. 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心脏病学》
  24. 发表温经《中医词典》
  25. 发病机理与病理《传染病》
  26. 发表攻里《证治准绳·疡医》
  27.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传染病》
  28. 发表法《重订广温热论》
  29.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传染病》
  30. 发表不远热《中医词典》
  31.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传染病》

《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