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原学
HPV在皮肤上引起疣赘、在咽部、肛周、生殖器粘膜上形成增殖性病变,其病毒型为小型DNA病毒。感染HPV发生病变多数属于良性,能自行消退,但也有恶化病例。如肛周、生殖器粘膜上形成扁平上皮癌的报道。还有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疾患、疣赘状表皮发育异常症(EV)续发的皮肤癌等,在癌细胞中检出HPV。
HPV为乳多空病毒科A属成员,病毒颗粒直径50-55nm无被膜的正20面体构成的病毒壳体,具有7900碱基对的环状双链DNA组成,电镜下病毒颗粒的大小、形态与口多瘤病毒极为相似。乳头瘤病毒(PV)具有种属特异性,HPV尚未能在组织培养或实验动物模型中繁殖。
病毒的结构蛋白组成:85%的PV颗粒,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可确定病毒有主要衣壳蛋白、分子量为56.000;次要衣壳蛋白,分子量迁移于76.000处,发现4种细胞组蛋白与病毒DNA相关。
所有HPV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相似,根据在严格条件下进行DNA杂交的程序可确定病毒的型和亚型,不同的HPV型DNA与其他类型病毒DNA仅50%出现交叉杂交,迄今已发现60多种HPV类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鉴定出更多HPV新的类型。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原学诊断《人体寄生虫学》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源论(望闻问切)《幼科推拿秘书》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源详揭(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在肠胃《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在肠胃三焦大气流行空虚之部与淫溢滞经脉膜络曲折深隐之部其治不同《读医随笔》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在气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在荣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在上而求诸下《傅青主男科》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在下而求诸上《傅青主男科》
-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病在血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病原学《儿科学》
- 病在中旁取之《中医词典》
- 病原学《传染病》
- 病脏《中医词典》
- 病原学《传染病》
- 病箴《医述》
- 病原学《传染病》
- 病证《颅囟经》
- 病原学《传染病》
- 病证《脉诀汇辨》
《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总论
- 各论
- 第三章 淋病
- 第四章 梅毒
- 第五章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
- 第六章 艾滋病(AIDS)
- 第七章 尖锐湿疣
- 第八章 生殖器疱疹
- 第九章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
- 第十章 软下疳
- 第十一章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 第十二章 腹股沟肉芽肿
- 第十三章 生殖器念珠菌病
- 第十四章 细菌性阴道病
- 第十五章 阴道毛滴虫病
- 第十六章 疥疮
- 第十七章 阴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