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原学

《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书籍目录

加特纳菌属是一种单一菌的菌属。是一个新发的菌属,加特纳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部分变异成为球菌样小杆菌,菌体小,两端呈园形,无荚膜,无鞭毛,营养性厌氧生活,部分专性厌氧。菌体长0.3-0.45μm,宽0.1-0.2μm,形体比乳酸杆菌小,呈多形性。培养的最适pH值6.0-6.5,在pH值小于4.0,不能生长。不产胺,也不产生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H2O2抑制试验阳性。糖发酵产物主要是乙酸。电镜下显示细胞壁的薄片有迭成的结构,并含有脂多糖。

正常阴道菌群绝大部分由各种兼性厌氧的乳酸杆菌属组成,如乳酸杆菌、金氏乳酸杆菌,这些菌种产生乳酸,过氧化氢及其他在调节阴道菌落时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病人阴道内不存在或仅少量存在上述菌属。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书籍目录
  1.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2.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3.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4.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5.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6.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7.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8.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9.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0.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1.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2. 病原学《儿科学》
  13. 病原学诊断《人体寄生虫学》
  14. 病原学《传染病》
  15. 病源论(望闻问切)《幼科推拿秘书》
  16. 病原学《传染病》
  17. 病源详揭(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18. 病原学《传染病》
  19. 病在肠胃《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 病原学《传染病》
  21. 病在肠胃三焦大气流行空虚之部与淫溢滞经脉膜络曲折深隐之部其治不同《读医随笔》
  22. 病原学《传染病》
  23. 病在气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4. 病原学《传染病》
  25. 病在荣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6. 病原学《传染病》
  27. 病在上而求诸下《傅青主男科》
  28. 病原学《传染病》
  29. 病在下而求诸上《傅青主男科》
  30. 病原学《传染病》
  31. 病在血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