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人参

《药鉴》书籍目录

气温味甘,气味俱轻,阳也。亦有微阴,故温中微寒,甘中微苦,入手太阴而能泻心火也。还须配茯神枣仁为良。治脾肺,壮元阳,补而缓中,气短气促气少者俱用,更泻脾肺胃中火邪。气不足而亡血者,须参补之。里虚而腹痛者,亦参补之。且通经活血,乃气中之血药也,生脉散中用之,正以经通血活,则脉生矣。古人用之于解散药及发表药者,取其通经走表也。又曰,肺寒方可服者,何也?盖肺惟寒则脉濡滞而行迟,假参之力而通经活血,则元气遂生发矣。肺热又伤肺者,何也?盖肺惟热则气血激行,再加通迅,则助激速,而肺气遂耗散矣。与蜜炙黄 同用,则助其补表。与土炒白术同用,则助其补中。用升麻为使,而佐以柴胡,则能引之上升而补上。用熟地为使,而佐以白茯,则能引之补脾胃,及肾中之虚寒。多用麦冬,大能止渴生津。加以山楂,极会去滞消积。手经有疾,桂枝为使。足经有疾,附子为使。大哉参之功乎,其补中益气之要药乎,其和中温元之圣德乎。气药用之以补气固矣,然血药用之,亦能补血者,何也?盖血附气而行,气行则血行,此其理也,苟不少加参以引导之,则血且滞矣,虽有诸补血之药,竟何用哉。况血、阴也,气、阳也,独阴不成,必借阳气一嘘,而后阴赖之以受成,此阳昌阴和之妙用,顾学人自悟何如耳。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旨哉斯言也。痘家灰白虚寒之症,酌宜重用,若红紫实热者,乃肺热痰盛,不可轻犯。反藜芦,畏灵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鉴》书籍目录
  1. 人参《药鉴》
  2. 人参《药性切用》
  3. 人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4. 人参《外科全生集》
  5. 人参《药征》
  6. 人参《本草撮要》
  7. 人参《本草乘雅半偈》
  8. 人参《本草害利》
  9. 人参《滇南本草》
  10. 人参《本草择要纲目》
  11. 人参《本草图经》
  12. 人参《名医别录》
  13. 人参(补)《本草分经》
  14. 人参《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5. 人参(补)《本草分经》
  16. 人参《本草经解》
  17. 人参(附:人参叶、人参芦)《中药学》
  18. 人参《本草便读》
  19. 人参安胃汤《冯氏锦囊秘录》
  20. 人参《本草崇原》
  21. 人参白虎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22. 人参《本草思辨录》
  23. 人参白虎汤《冯氏锦囊秘录》
  24. 人参《得配本草》
  25. 人参白虎汤《冯氏锦囊秘录》
  26. 人参《医方考》
  27. 人参白虎汤《目经大成》
  28. 人参《本草从新》
  29. 人参白虎汤《医方考》
  30. 人参《本经逢原》
  31. 人参白虎汤《仁术便览》

《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