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药鉴》书籍目录

气温,味苦甘,气味俱薄,无毒,升也,阳也。手太阴之剂,入足太阳经,走手少阴阳明经药也。去根节者发汗,留根节者敛汗。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宜用之。若表无真寒邪,或寒邪在里,或表虚之人,或阴虚发热,或伤风有汗,或伤食等症,虽有发热恶寒,其不头疼身痛而拘急,六脉不浮紧甚者,皆不可汗。虽有可汗之症,亦不可过。盖汗乃心之液也,不可汗而汗,与可汗而过之,则心家之液涸,而心血亦为之动矣,或致亡阳,或致衄血不止,而成大患也,戒之。君羌活,能散风邪。佐独活,能消香港脚。同杏仁,能去寒邪,兼理哮喘

甘菊,能清肺热,更明眼目。身能发汗,根主敛汗。风家用之多验者,何哉?盖风至柔也,而善藏,麻黄性至轻也,而善驱,内用气血药以托之,外用浮剂以散之,此以善藏始者,不得以善藏终矣。阴虚发汗者,鹿角四物汤加根节敛汗。汗多亡阳者,附子四君饮入根节回阳。

疽方起者,行凉药中兼用之,即散无疑。寒邪战栗者,疏风药中兼用之,立止不谬。痘家初发热,及痘红紫稠密,皮浓不快者,多用于行凉解毒药中,则内托外散,正所谓开门放贼,而痘亦因之稀少矣。又能散胸膈泥滞之气,表虚则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鉴》书籍目录
  1. 麻黄《药鉴》
  2. 麻黄《药性切用》
  3. 麻黄《瘴疟指南》
  4. 麻黄《外科全生集》
  5. 麻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6. 麻黄《本草撮要》
  7. 麻黄《药征》
  8. 麻黄《本草害利》
  9. 麻黄《本草乘雅半偈》
  10. 麻黄《本草害利》
  11. 麻黄《滇南本草》
  12. 麻黄《本草害利》
  13. 麻黄《本草图经》
  14. 麻黄《本草择要纲目》
  15. 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6. 麻黄《本草分经》
  17. 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8. 麻黄《本草分经》
  19. 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 麻黄《本草分经》
  21. 麻黄白术汤《医方论》
  22. 麻黄《本草分经》
  23. 麻黄茶《茶饮保健》
  24. 麻黄《名医别录》
  25. 麻黄醇酒《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6. 麻黄《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27. 麻黄醇酒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28. 麻黄《本草经解》
  29. 麻黄茯苓汤方《伤寒杂病论》
  30. 麻黄《本草便读》
  31.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寻源》

《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