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鉴》书籍目录

或谓持鉴以索貌者,不能得其腠理,而按方以索病者,亦不能神其变通,甚矣,方书之不可尽信也。嗟夫!方亦何负于人哉?唯药不尝试,方不经验,漫立局以幸中者之过也。乃是编也者,首察病原,以补东垣之缺,次辨药力,以佐仲景之偏;论证则由标本以及经络,审性则由阴阳以及反畏;至运气方脉,靡不精研,而常用药味,又次第序之,以便检阅,诚古今之明鉴也。考古寻方之士,得是书而存之,则疗病不必指掌,审药不必大观,无素问而达生,无叔和而知脉,他如心法如辨疑,诸家方术,悉注脚耳,当令随叩随应随效,而斯人之不病于夭札者,信有赖也。若目为群书而弁髦焉,是舍鉴而求之妍媸也,有是哉。

万历戊戌季夏宛陵仙源杜氏序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鉴》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鉴》书籍目录
  1. 《药鉴》
  2. 《医方论》
  3. 《医学见能》
  4. 《婴儿论》
  5. 《伤寒明理论》
  6. 《外科集验方》
  7. 《重楼玉钥续编》
  8. 《脾胃论》
  9. 《小儿推拿广意》
  10. 《跌打损伤回生集》
  11. 《伤寒法祖》
  12. 《针灸问对》
  13. 《诊宗三昧》
  14. 《侣山堂类辩》
  15. 《伤寒直格》
  16. 《时方妙用》
  17. 《眼科阐微》
  18. 《银海精微》
  19. 《原机启微》
  20. 《针灸素难要旨》
  21. 《外科方外奇方》
  22. 《归砚录》
  23. 《此事难知》
  24. 《扁鹊心书》
  25. 《急救良方》
  26. 《外科枢要》
  27. 《阴证略例》
  28. 《本草分经》
  29. 《女科折衷纂要》
  30. 《退思集类方歌注》
  31.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