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本草图经》书籍目录

人参(图),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今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又有河北榷场及闽中来者,名新罗人参,然俱不及上党者佳。其根形状如防风而润实。春生苗,多于深山中背阴,近 (音贾)

漆下湿润处。初生小者,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末有花茎;至十年后,生三桠;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杆。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粟,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根如人形者神。

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去土,曝干,无令见风。泰山出者,叶秆青,根白,殊别。江淮出一种土人参,叶如匙而小,与结梗相似,苗长一、二尺,叶相对生,生五、七节,根亦如桔梗而柔,味极甘美;秋生紫花,又带青色;春秋采根,不入药,本处人或用之。

相传欲试上党人参者,当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者,其人参乃真也。李绛《兵部手集方》∶疗反胃呕吐无常,粥饮入口即吐,困弱无力,垂死者。以上党人参二大两,拍破,水一大升,煮取四合,热顿服,日再。兼以人参汁煮粥与啖。李直方司勋徐郎中于汉南,患反胃两月余,诸方不瘥,遂与此方,当时便定。瘥后十余日发,入京,绛每与名医持论此药,难可为俦也。又杂他药,而其效最着者,张仲景治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治中汤主之。人参、术、干姜甘草各三两,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如脐上筑者,为肾气动,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复其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者,加术至四两半;腹痛者,加人参至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至四两半;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药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此方晋宋以后至唐,名医治心腹病者,无不用之,或作汤,或蜜丸,或加减,皆奇效。胡洽治霍乱,谓之温中汤。陶隐居百一方云∶霍乱余药乃可难求,而治中丸、四顺、浓朴诸汤,不可暂阙,常须预合,每至秋月,常 。自隋唐·石泉公王方庆云∶治中丸以下四方,不惟霍乱可医,至于诸病皆疗,并须预排比也。其三方者∶治中汤四顺汤浓朴汤也。四顺汤用人参、附子炮、干姜、甘草各二两,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半,分四服。若下不止,加龙骨二两;若痛,加当归二两。浓朴汤见浓朴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图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图经》书籍目录
  1. 人参《本草图经》
  2. 人参《滇南本草》
  3. 人参(补)《本草分经》
  4. 人参《本草乘雅半偈》
  5. 人参(补)《本草分经》
  6. 人参《药征》
  7. 人参(附:人参叶、人参芦)《中药学》
  8. 人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9. 人参安胃汤《冯氏锦囊秘录》
  10. 人参《药鉴》
  11. 人参白虎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12. 人参《药性切用》
  13. 人参白虎汤《冯氏锦囊秘录》
  14. 人参《外科全生集》
  15. 人参白虎汤《冯氏锦囊秘录》
  16. 人参《本草撮要》
  17. 人参白虎汤《目经大成》
  18. 人参《本草害利》
  19. 人参白虎汤《医方考》
  20. 人参《本草择要纲目》
  21. 人参白虎汤《仁术便览》
  22. 人参《名医别录》
  23. 人参白虎汤《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24. 人参《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25. 人参白虎证《医学摘粹》
  26. 人参《本草经解》
  27. 人参白虎证六 太阳六十一《伤寒悬解》
  28. 人参《本草便读》
  29. 人参白虎证七 太阳六十二《伤寒悬解》
  30. 人参《本草崇原》
  31. 人参白术散《儒门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