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蔻
气热,味大辛,属金与土,入手足太阴经药也。惟其气温,故能温中补脾。又言下气者,盖以脾得补而善运化,其气自下,非若香附陈皮之快泄也。惟其味辛,故能散肺中滞气,除膈上吐逆,消谷食,开腹胀。合气与味,又能止泄。大都温能补脾,辛能散滞,脾得温以补之,则运化之令司,而漏下之患除。肺得辛以散之,则清化之源司,而淡渗之令强,何泄之有。

- 肉蔻《药鉴》
- 肉苛《医述》
- 肉枯《中医词典》
- 肉苛《中医词典》
- 肉类《养生导引秘籍》
- 肉苛《圣济总录》
- 肉类会造成心脏、血管的病变,老年人少吃肉,多吃蔬菜对吗?《中医之钥》
- 肉绝《中医词典》
- 肉里之脉《中医词典》
- 肉疽《中医词典》
- 肉理《中医词典》
- 肉筋惕《伤寒六书》
- 肉裂候《诸病源候论》
- 肉节《中医词典》
- 肉淋《中医词典》
- 肉瘕候《诸病源候论》
- 肉瘤《中医名词词典》
- 肉瘕《中医词典》
- 肉瘤《中医词典》
- 肉极热方四首《外台秘要》
- 肉瘤《中医外科学》
- 肉极论一首《外台秘要》
- 肉瘤秘方《华佗神方》
- 肉极寒方五首《外台秘要》
- 肉瘤赘《外科启玄》
- 肉极《备急千金要方》
- 肉蝼蛄《中医词典》
- 肉极《中医词典》
- 肉轮《中医词典》
- 肉极《圣济总录》
- 肉螺《中医词典》
《药鉴》
- 作者:杜文燮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新刻药鉴卷之一寒热温平四赋,增补东垣未尽之意
- 新刻药鉴卷之一
- 用药分根梢
- 制药资水火
- 用药丸散例
- 解药毒法
- 用药生熟法
- 药性阴阳论
- 病症标本论
- 取方之法
- 论各经补泻及专主泻火药
- 用药之法
- 引经药性
- 十八反药性
- 十九畏药性
- 孕妇禁忌药性
- 六陈药性
- 五郁主病
- 六气主病
- 病机赋
- 脉病机要
- 运气诀要
- 论升麻柴胡
- 论升麻柴胡槟榔木香四味同用功效
- 论十全大补汤当用不当用之要诀
- 新刻药鉴卷之二
- 人参
- 黄
- 白术
- 甘草
- 桂皮
- 干姜
- 生姜
- 附子
- 细辛
- 丁香
- 木香
- 当归
- 芍药
- 熟地黄
- 生地黄
- 川芎
- 鹿角胶
- 阿胶
- 犀角
- 麦冬
- 天冬
- 升麻
- 柴胡
- 葛根
- 杏仁
- 麻黄
- 羌活
- 独活
- 防风
- 荆芥
- 薄荷
- 紫苏
- 白芷
- 白石膏
- 茯苓
- 陈皮
- 半夏
- 苍术
- 浓朴
- 枳壳
- 枳实
- 青皮
- 香附
- 乌药
- 山楂
- 神曲
- 大麦
- 缩砂仁
- 益智
- 藿香
- 吴茱萸
- 茴香
- 三棱
- 莪术
- 肉蔻
- 白蔻
- 草蔻
- 酸枣仁
- 黄柏
- 黄连
- 黄芩
- 连翘
- 栀子
- 大黄
- 玄明粉
- 滑石
- 车前子
- 葶苈子
- 地肤子
- 瞿麦
- 木通
- 通草
- 泽泻
- 猪苓
- 知母
- 贝母
- 天花粉
- 桔梗
- 牛蒡子
- 玄参
- 地骨皮
- 侧柏叶
- 牡丹皮
- 桑白皮
- 红花
- 桃仁
- 苏木
- 紫草
- 茜草
- 杜仲
- 牛膝
- 败龟板
- 山茱萸
- 五味子
- 枸杞子
- 甘菊
- 山药
- 茯神
- 远志
- 石菖蒲
- 汉防己
- 龙胆草
- 槟榔
- 草果
- 常山
- 乌梅
- 青黛
- 南星
- 姜蚕
- 全蝎
- 天麻
- 蟾酥
- 辰砂
- 蝉蜕
- 苦参
- 前胡
- 沙参
- 何首乌
- 皂荚刺
- 穿山甲
- 竹沥
- 山豆根
- 大腹皮
- 薏苡仁
- 芡实米
- 秦艽
- 地榆
- 仙茅
- 续断
- 香薷
- 茵陈
- 马鞭草
- 海藻
- 水萍浮芹
- 牵牛
- 蒲黄
- 肉苁蓉
- 张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