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通关过节等十六法

《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青龙摆尾

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又云∶青龙摆尾行气,龙为阳属之故。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持针摇而按之,如推船舵之缓。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如龙摆尾之状,兼用按者,按则行卫也。

白虎摇头

似手摇铃,退方进员,兼之左右摇而振之。又云∶行针之时,开其上气,闭其下气,气必上行。开其下气,闭其上气,气必下行。如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欲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进则左转,退则右转,然后摇动是也。又云∶白虎摇头行血,虎为阴属之故。行针之时,插针地部,持针提而动之,如摇铃之状,每穴每施五息。退方进员,非出入也,即大指进前往后,左右略转,提针而动之,似虎摆头之状。兼行提者,提则行荣也,龙补虎泻也。

苍龟探穴

如入土之像,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又云∶得气之时,将针似龟入土之状,缓缓进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内也,左右拈针也。)又云∶下针时三进一退,将两指按肉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如龟入土,四围钻之。盘而剔者,行经脉也。

赤凤迎源

展翅之仪,入针至地部,提针至天部。候针自摇,复进其源,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吸而右退,呼而左进,此即上下左右也。)又云∶下针之时,入天插地,复提至天,候气入地,针必动摇。又复推至人部,持住针头左盘,按而捣之,如凤冲风摆翼之状。盘而捣者,行络脉也,凤补龟泻也。以上四法,所谓通关过节者也。

龙虎交战

下针之时,先行龙而左转,可施九阳数足,后行虎而右转,又施六阴数足,乃首龙尾虎以补泻。此是阴中引阳,阳中引阴,乃反复其道也。又云∶先于天部施青龙摆尾,左盘右转,按而添之,亦宜三提九按(即九阳也),令九阳数足。后于地部行白虎摇头,右盘左转,提而抽之,亦宜三按六提(即六阴也),令六阴数足,首龙尾虎而转之。此乃阴阳升降之理,住痛移痛之法也。

龙虎升腾

先于天部持针,左盘按之,一回,右盘按之,后一回用中指将针腰插之,如拨弩机之状,如此九次,像青龙纯阳之体。却推针至地部,右盘提之,一回,左盘提之,后一回,用中指将针腰插之,如此六次,像白虎纯阴之体。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按之在前,使气在后。若气血凝滞不行,两手各持其针行之,此飞经走气之法也。

子午捣臼

下针之后,调气得匀,以针上下行九入六出之数。左右转之,道引阴阳之气,百病自除。谚云∶针转千遭,其病自消。此除臌膈膨胀之疾也。

烧山火

针入先浅后深,约入五分,用九阳,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针穴,方可插针,令天气入,地气出,寒可除矣。又云∶一退三飞,飞,进也。如此三次,为三退九进,则成九矣。其法∶一次急提至天,三次慢按至地,故曰疾提慢按。随按令病患天气入,地气出,谨按生成息数,病愈而止。一说∶三进三退者,三度出入,三次,则成九矣。九阳者,补也。先浅后深者,浅则五分,深则一寸。

透天凉

先深后浅,约入一寸,用六阴,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退出五分,令地气入,天气出,热可退也。又云∶一飞三退,如此三次,为三进六退,即六阴数也。其法∶一次疾插入地,三次慢提至天,故曰疾按慢提。随提令病患地气入,天气出,谨按脏腑生成息数,病自退矣。一说∶一度三进三退,则成六矣。六阴者,补也。

阳中隐阴

先寒后热,浅以深,针入五分,行九阳之数,热至便进针一寸,行六阴之数,乃阳行阴道之理,则先补后泻也。

阴中隐阳

先热后寒,深而浅,先针一寸,行六阴之数。寒至便退针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乃阴行阳道之理,则先泻后补也。补者,直须热至。泻者,直待寒侵。

抽添法

针入穴后,行九阳之数,气至慢慢转换,将针提按,或进或退,使气随针到于病所,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又云∶抽添即提按出纳之状。抽者,拔而数拔也。添者,按而数推也。取其要穴,先行九阳之数,得气随吹按添,就随吸抽提,其实在乎动摇出内呼吸同法。以动摇出内呼吸相兼并施,故曰同法。谨按生成息数足效也,此治瘫痪半身不遂之疾。

调气法

下针至地,复出于人。欲气上行,将针右拈;欲气下行,将针左拈。欲补先呼而吸,欲泻先吸后呼。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退搓拈,直待气至。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病所。再用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若关节阻滞,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四法,通经接气,驱而运之,然后用循摄爪切,无不应矣。

进气法

针入天部,行九阳之数,气至速卧倒针。候其气行,令病患吸气五七口,其针气上行。此乃进气之法,可治肘臂腰脚身疼。

亦可龙虎交战走注之病,左拈九,右拈六,是亦住痛之针。

纳气法

下针之时,先行进退之数,得气便卧倒针。候气前行,催运到于病所,便立起针,复向下纳,使气不出。

又云∶下针之后,如真气至,针下微微沉紧,如鱼吞饵之状。两手持针,徐徐按倒,令针尖向病,使气上行至病所,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上行不回也。

留气法

用针之时,先进七分之中,行纯阳之数。若得气,便深入,伸提之,却退至原处。又得气,根据前法,可治 癖 瘕之病。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金针秘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1. 通关过节等十六法《金针秘传》
  2. 通关《中医词典》
  3. 通关急救法《幼科心法要诀》
  4. 通谷(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5. 通关救急法《医宗金鉴》
  6. 通谷《中医词典》
  7. 通关散《时病论歌括新编》
  8. 通谷《针灸大成》
  9. 通关散《冯氏锦囊秘录》
  10. 通谷《针灸大成》
  11. 通关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 通膈丸《普济本事方》
  13. 通关散《急救广生集》
  14. 通肝散《明目至宝》
  15. 通关散《仁术便览》
  16. 通腑泄热《中医词典》
  17. 通关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18. 通风温湿度计《预防医学》
  19. 通关散《奇方类编》
  20. 通耳中脓方二首《外台秘要》
  21. 通关散《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2. 通而取之《中医词典》
  23. 通关散《苏沈良方》
  24. 通顶散《医方论》
  25. 通关散《瘴疟指南》
  26. 通顶散《医方考》
  27. 通关散《时方歌括》
  28. 通顶散《儒门事亲》
  29. 通关散《博济方》
  30. 通肠漏《中医词典》
  31. 通关丸《目经大成》

《金针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