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侧面部(左右凡一十六穴)

《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1.治头偏痛,目视物不明。

今附∶治微风眼睑 动不止,风泪出。针入三分,禁不可灸。

2.客主人∶二穴,一名上关。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动脉宛宛中,足阳明、少阳之会。治唇吻强,耳聋,螈 ,口沫出,目眩,牙车不开,口噤,嚼食鸣,偏风,口眼 斜,耳中状如蝉声。可灸七壮,艾炷不用大,箸头作炷。若针必须侧卧,张口取之乃得,禁不可针深。问曰∶何以不得针深?岐伯曰∶上关若刺深,令人欠而不得KT ,下关不得久留,针即KT 而不得欠,牙关急。是故上关不得刺深,下关不得久留针也。

3.下关∶二穴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开口即闭,足阳明、少阳之会。疗 耳有脓汁出,偏风口目 ,牙关脱臼。其穴侧卧,闭口取之,针入四分,得气即泻,禁不可灸。

牙龈肿处,张口以三棱针出脓血,多含盐汤即不畏风,慎如前法。

4.和 ∶二穴在耳前锐发下横动脉,手少阳脉气所发。治牙车引急头重痛,耳中嘈嘈,颔颊肿。针入七分,可灸三壮。

5.听会∶二穴在耳前陷中,上关下一寸,动脉宛宛中,张口得之,足少阳脉气所发。治耳聋,耳中状如蝉声,通耳食,牙车脱臼相离一二寸。其穴侧卧张口取之,针入七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不须补。灸亦良,日可灸五壮至二七壮止,十日后根据前报灸之即愈。忌食动风、生冷、猪、鱼物等。

6。耳门∶二穴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治耳有脓汁出,生疮,HT (都礼切,)耳 ,耳鸣,耳如蝉声,重听无所闻,齿龋。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7.听宫∶二穴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阳、太阳三脉之会。治耳聋如物填塞无所闻,耳中嘈嘈,心腹满,臂痛,失声。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8.颊车∶二穴在耳下曲颊端陷中,足阳明脉气所发。治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喑,牙车疼痛,颔颊肿,颈强不得回顾。其穴侧卧开口取之,针入四分,得气即泻。灸亦良,日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止,炷如大麦,慎如常法。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金针秘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1. 侧面部(左右凡一十六穴)《金针秘传》
  2. 侧面部《秘传眼科龙木论》
  3.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针灸大全》
  4. 侧面部《医宗金鉴》
  5.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针灸资生经》
  6. 侧棱《中医词典》
  7. 侧人耳颈二十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8. 侧颈项部左右十八穴《针灸资生经》
  9. 侧人明堂图《医学集成》
  10. 侧颈项部(左右凡一十八穴)《金针秘传》
  11. 侧人形第二《黄帝明堂灸经》
  12. 侧颈部左右十八穴《针灸大全》
  13. 侧人形第六《黄帝明堂灸经》
  14. 侧副韧带损伤《骨科学》
  15. 侧人形第七《黄帝明堂灸经》
  16. 侧部《医宗金鉴》
  17. 侧人形第三《黄帝明堂灸经》
  18. 侧部《医宗金鉴》
  19. 侧人形第四《黄帝明堂灸经》
  20. 侧部《伤科补要》
  21. 侧人形第五《黄帝明堂灸经》
  22. 侧部《类经图翼》
  23. 侧人形第一《黄帝明堂灸经》
  24. 侧柏叶《本草崇原》
  25. 侧身图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26. 侧柏叶《滇南本草》
  27. 侧水《中医词典》
  28. 侧柏叶《药鉴》
  29. 侧头部《医宗金鉴》
  30. 侧柏叶《药性切用》
  31. 侧头部《秘传眼科龙木论》

《金针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