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四)侧头部(左右凡二十六穴)

《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1.颔厌∶二穴在曲周下,颞 上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头风眩,目无所见,偏头痛,引目 急,耳鸣多嚏,颈项痛。针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三壮。忌如前法。

2.悬颅∶二穴在曲周上,颞 中,足少阳脉气所发。治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 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忌如前。

3.悬厘∶二穴在曲周上,颞 下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热病汗不出,头偏痛,烦心不欲食,目锐 赤痛。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4.天冲∶二穴在耳上如前三分。治头痛,癫疾风痉,牙龈肿,善惊恐。可灸七壮,针入三分。

5.率谷∶二穴在耳上,入发际一寸五分,足太阳、少阳之会。治膈胃寒痰,伤酒,风发脑两角强痛,不能饮食,烦满呕吐不止。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6.曲鬓∶二穴在耳上发际曲陷中,鼓颔有空,足太阳、少阳之会。治颊颔肿,引牙车不得开,急痛口噤不能言。灸亦良,可灸七壮,针入三分。

7.角孙∶二穴在耳廓中间上,开口有空,手足少阳之会。治目生肤翳,齿龈肿。可灸三壮。明堂别无疗病法。

8.窍阴∶二穴在枕骨下,摇动有空,足太阳、少阳之会。治劳疸发厉,项痛引头目痛。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9.浮白∶二穴在耳后,入发际一寸,足太阳、少阳之会。治发寒热,喉痹,咳逆痰沫,胸中满不得喘息,耳鸣KT KT 无所闻,颈项痈肿及瘿气,肩背不举,悉皆治之。针入五分,可灸七壮。

10.颅息∶二穴在耳后间青络脉,足少阳脉气所发。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风痉耳聋,小儿发痫螈 ,呕吐涎沫,惊恐失精,瞻视不明。不宜针,即可灸七壮。

11. 脉∶二穴,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出血多。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螈 ,呕吐,泄痢无时,惊恐眵瞢,目睛不明。可灸三壮,针入一分。

12.完骨∶二穴在耳后。入发际四分。治头痛烦心,癫疾,头面虚肿,齿龋,偏风,口眼 斜,颈项痛不得回顾,小便赤黄,喉痹颊肿。针入五分,可灸七壮。

13.翳风∶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阳之会。

治耳聋,口眼 斜,失欠脱颔,口噤不开,吃不能言,颊肿,牙车急痛。针入七分,可灸七壮。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金针秘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1. 侧头部(左右凡二十六穴)《金针秘传》
  2. 侧头部《秘传眼科龙木论》
  3. 侧头部左右二十六穴《针灸资生经》
  4. 侧头部《医宗金鉴》
  5. 侧头部左右二十六穴《针灸大全》
  6. 侧水《中医词典》
  7. 侧头面颈肩诸穴行列《刺灸心法要诀》
  8. 侧身图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9. 侧图形十二症《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10. 侧人形第一《黄帝明堂灸经》
  11. 侧图形十一症《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12. 侧人形第五《黄帝明堂灸经》
  13. 侧推大肠到虎口《幼科推拿秘书》
  14. 侧人形第四《黄帝明堂灸经》
  15. 侧推大三关《幼科推拿秘书》
  16. 侧人形第三《黄帝明堂灸经》
  17. 侧位《耳鼻咽喉外科学》
  18. 侧人形第七《黄帝明堂灸经》
  19. 侧项部《医宗金鉴》
  20. 侧人形第六《黄帝明堂灸经》
  21. 侧胁部(左右凡一十二穴)《金针秘传》
  22. 侧人形第二《黄帝明堂灸经》
  23. 侧胁部第七(凡二十穴)《经穴汇解》
  24. 侧人明堂图《医学集成》
  25. 侧胁部左右十二穴《针灸大全》
  26. 侧人耳颈二十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27. 侧胁十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28.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针灸资生经》
  29. 侧胁左右十二穴《针灸资生经》
  30.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针灸大全》
  31. 侧腋部(左右凡八穴)《金针秘传》

《金针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