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六)手少阳三焦经(左右手及臂凡二十四穴)

《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1.关冲∶二穴金也,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喉痹,舌卷,口干头痛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针入一分,可灸一壮,慎猪、鱼、酒、麦、生冷之物。

2.液门∶二穴水也,在手小指次指间陷中。手少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惊悸妄言,咽外肿,寒厥,手臂痛不能自上下, 疟,寒热,目眩,头痛,暴得耳聋目赤涩,齿龋痛。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3.中渚∶二穴木也,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手少阳脉之所注也,为 。治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肘臂痛,手五指不得屈伸。针入一分,可灸三壮。

4.阳池∶二穴,一名别阳,在手表腕上陷中。手少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背痛不得举。针入二分,留三呼,不可灸,慎生冷物等。

5.外关∶二穴手少阳络,在腕后二寸陷中。治肘臂不得屈伸,手五指尽痛,不能握物,耳聋无所闻。可灸三壮,针入三分,留七呼。

6.支沟∶二穴火也,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中。手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热病汗不出,肩臂酸肿,胁腋痛,四肢不举,霍乱,呕吐,口噤不开,暴哑不能言。可灸二十七壮,针入二分,慎酒、麦、生冷猪鱼物。

7.会宗∶二穴在腕后三寸,空中一寸。治肌肤痛,耳聋,风痫。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8.三阳络∶二穴在臂上大交脉,支沟上一寸。治嗜卧,身体不欲动,耳卒聋,齿龋,暴哑不能言,可灸七壮,切记不可针。

9.四渎∶二穴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治暴气耳聋,齿龋痛。可灸三壮,针入六分,留七呼。

10.天井∶二穴土也,在肘外大骨后,肘后上一寸两筋间陷中,屈肘得之。手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甄权云∶曲肘后一寸,叉手按膝头,取之两筋骨罅。治心胸痛咳嗽上气,唾脓,不嗜食,惊悸,螈 ,风痹,臂肘痛,捉物不得。可灸三壮,针入三分,慎如常法。

11.清冷渊∶二穴在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治 纵肩臂不举,不得带衣。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12.消泺∶二穴在肩下臂外腋,斜肘分下行。治寒热,风痹,项痛,肩背急。针入六分,可灸三壮。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金针秘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金针秘传》书籍目录
  1.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手及臂凡二十四穴)《金针秘传》
  2.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共四十六穴)《经络汇编》
  3. 手少阳三焦经病《中医词典》
  4. 手少阳三焦经《子午流注针经》
  5.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6. 手少阳三焦经《针灸聚英》
  7. 手少阳三焦经脉歌《万病回春》
  8.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汇解》
  9. 手少阳三焦经配合四十四法《针灸神书》
  10. 手少阳三焦经《针灸神书》
  11. 手少阳三焦经十七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12. 手少阳三焦经《针灸神书》
  13.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络经直说《普济方·针灸》
  14. 手少阳三焦经《秘传眼科龙木论》
  15. 手少阳三焦经穴《中医词典》
  16. 手少阳三焦经《脉诀汇辨》
  17. 手少阳三焦经穴《类经图翼》
  18. 手少阳三焦经《普济方·针灸》
  19.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针灸大成》
  20. 手少阳三焦经《中医基础理论》
  21. 手少阳三焦经穴图《古今医统大全》
  22. 手少阳三焦经《中医词典》
  23. 手少阳三焦经穴图及歌括《金针秘传》
  24. 手少阳三焦经《圣济总录》
  25.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二十四穴《针灸资生经》
  26. 手少阳三焦经《中医名词词典》
  27. 手少阳三焦图《经络考》
  28. 手少阳三焦及臂.凡二十四穴《经穴汇解》
  29. 手少阳三焦之经《子午流注针经》
  30. 手少阳三焦发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31. 手少阳三焦之经左右二十四穴《针灸大全》

《金针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