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及臂凡一十六穴)
1.少泽∶二穴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下一分陷中。手太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臂痛,螈 ,咳嗽,颈项急不可顾,目生肤翳覆瞳子。可灸一壮,针一分。
2.前谷∶二穴水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之前陷中。手太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热病汗不出, 疟,癫疾,耳鸣,颔肿,喉痹,咳嗽,衄血,颈项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举。可灸一壮,针入一分。
3.后溪∶二穴木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手太阳脉之所注也,为 。治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颈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挛急。可灸一壮,针入一分。
4.腕骨∶二穴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手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热病汗不出,胁下痛,不得息,颈颔肿,寒热,耳鸣,目冷泪生翳,狂惕,偏枯,臂肘不得屈伸, 疟,头痛,烦闷,惊风螈 ,五指掣。可灸三壮,针入二分,留三呼。
5.阳谷∶二穴火也,在手外侧腕中,兑骨之下陷中。手太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癫疾狂走,热病汗不出,胁痛,颈颔肿,寒热,耳聋耳鸣,齿龋痛,臂腕外侧痛不举,妄言左右顾,螈,目眩。可灸三壮,针入二分,留二呼。
6.养老∶二穴在手踝骨上一空,腕后一寸陷中,手太阳 。
治肩欲折,臂如拔,手臂疼不能自上下,目视不明。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7.支正∶二穴在腕后五寸,别走少阴。治寒热,颔肿,肘挛,头痛目眩,风虚,惊恐狂惕,生 目。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8.小海∶二穴土也,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甄权云∶以屈手向头取之。手大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齿龈肿,风眩,颈项痛,疡肿,振寒,肘腋肿,少腹痛,四肢不举。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及臂凡一十六穴)《金针秘传》
-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共三十八穴)《经络汇编》
- 手太阳小肠经病《中医词典》
-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凡三十六穴)《经穴汇解》
-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 手太阳小肠经《子午流注针经》
- 手太阳小肠经九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 手太阳小肠经《针灸聚英》
- 手太阳小肠经脉歌《万病回春》
- 手太阳小肠经《针灸神书》
- 手太阳小肠经配合四十六法《针灸神书》
- 手太阳小肠经《针灸神书》
- 手太阳小肠经图《医学指归》
- 手太阳小肠经《秘传眼科龙木论》
- 手太阳小肠经穴《中医词典》
- 手太阳小肠经《脉诀汇辨》
- 手太阳小肠经穴《类经图翼》
- 手太阳小肠经《普济方·针灸》
- 手太阳小肠经穴《重楼玉钥》
- 手太阳小肠经《中医基础理论》
-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针灸大成》
- 手太阳小肠经《中医词典》
-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 手太阳小肠经《圣济总录》
- 手太阳小肠经穴图《古今医统大全》
- 手太阳小肠经《中医名词词典》
- 手太阳小肠经穴图及歌括《金针秘传》
- 手太阳小肠及臂.凡十六穴《经穴汇解》
-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十六穴《针灸资生经》
- 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针灸甲乙经》
- 手太阳小肠图《经络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