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病章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肺最清高无窒塞,一有邪干便喘急。内因痰火外风寒,六脉浮洪更有力。是为实症五虎汤,半辛甘石及麻黄。桑皮杏壳姜葱益,随症加减无成方。若有痰升痰喘症,茯苓香附南星石。乍进乍退名火喘,麦冬苏味栀芩益。食因作喘食积因,曲芽腹实查同进。大便燥结不能通,苏子元明大黄胜。何者乃为正气虚,过劳则发似邪欺。吸入气知脉无力,补中益气汤堪施。黄芩山栀兼火用,茯苓半夏挟痰宜。
肺郁水气不降
麻黄 苡仁 杏仁 甘草 干姜 茯苓 人参 半夏 五味 葶苈 桑皮 川朴 猪苓 泽泻 木通 腹皮
乙肝升饮邪上逆
肾气不纳
熟地 阿胶 萸肉 茯苓 龟版 附子 怀膝 远志 五味 慈石 秋石 山药 黄 淡菜 胡桃 杞子 青盐 人参 白术 海参 芡实 莲子 青铅 蛤蚧 补骨脂
精伤者填以浓浓之剂兼镇摄
中气虚(此中虚气馁,土不生金也)
人参建中汤去姜
胃虚
肾阳虚浊阴上逆
陈曰∶丹溪有外感之喘治肺,内伤之喘治肾。以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耳。先喘而后胀治肺,先胀而后喘治脾。肺宜辛则通,微苦则降,直入中下,非治肺之方法。

- 喘病章《医学妙谛》
- 喘病何以得之《女科百问》
- 喘不得卧《医学纲目》
- 喘病《中医内科学》
- 喘部《本草易读》
- 喘病《仁术便览》
- 喘喘《止园医话》
- 喘病《证治汇补》
- 喘喘《中医词典》
- 喘(余见咳嗽)《针灸资生经》
- 喘促《中医名词词典》
- 喘(新法合参景岳金鉴叶案)《伤寒指掌》
- 喘促《景岳全书》
- 喘(附哮)《脉因证治》
- 喘促《中医词典》
- 喘(附短气少气)《医述》
- 喘促《医学摘粹》
- 喘(短气、少气、逆气、哮)《张氏医通》
- 喘促《医学摘粹》
- 喘《伤寒括要》
- 喘促《医学心悟》
- 喘《女科证治准绳》
- 喘促《竹林女科证治》
- 喘《女科证治准绳》
- 喘促《医学从众录》
- 喘《药症忌宜》
- 喘促《时方妙用》
- 喘《金匮钩玄》
- 喘促《评注产科心法》
- 喘《也是山人医案》
- 喘促诗《医学实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