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川芎

《本草新编》书籍目录

川芎,味辛,气温,升也,阳也,无毒。入手、足厥阴二经。功专补血。治头痛有神,行血海,通肝经之脏,破症结宿血,产后去旧生新,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甚神,止金疮疼痛。此药可君可臣,又可为佐使,但不可单用,必须以补气、补血之药佐之,则利大而功倍。倘单用一味以补血,则血动,反有散失之忧;单用一味以止痛,则痛止,转有暴亡之虑。若与人参、黄 、白术茯苓同用以补气,未必不补气以生血也;若与当归熟地山茱麦冬白芍以补血,未必不生血以生精也。所虞者,同风药并用耳,可暂而不可常,中病则已,又何必久任哉。

或问川芎既散真气,用四物汤以治痨怯,毋乃不可乎?不知四物汤中,有当归、熟地为君,又有芍药为臣,用川芎不过佐使,引入肝经,又何碍乎?倘四物汤,减去川芎,转无效验。

盖熟地性滞,而芍药性收,川芎动而散气,四物汤正藉川芎辛散以动之也。又未可鉴暴亡之失,尽去之以治虚劳也。

或问佛手散用川芎,佐当归生血,为产门要药,我疑其性动而太散,何以产后之症偏服之,而生血且生气也?夫血不宜动,而产后之血,又惟恐其不动也。产后之血一不动,即凝滞而上冲,则血晕之症生矣。佛手散,正妙在于动也,动则血活,旧血易去,而新血易生。新血既生,则新气亦自易长,又何疑川芎性动而太散哉。

或问川芎散气是真,何以补血药必须用之,岂散气即生血乎?曰∶血生于气,气散则血从何生。不知川芎散气,而复能生血者,非生于散,乃生于动也。血大动,则走而不能生;血不动,则止而不能生矣。川芎之生血,妙在于动也。单用一味,或恐过动而生变,合用川芎,何虞过动哉。所以为生血药中之必需,取其同群而共济也。(〔批〕不动不生,血过动又失血,合用川芎,自然得宜。)

或问川芎妙在于动而生血,听其动可也。胡必用药以佐之,使动而不动耶?不知动则变者,古今之通义。防其变者,用药之机权。川芎得群补药,而制其动者,正防其变也。虽然,天下不动则不变,不制其动而自动者,必生意外之变,其变为可忧。制其动而自动者,实为意中之变,其变为可喜。盖变出意外者,散气而使人暴亡;变出意中者,生血而使人健旺。血非动不变,血非变不化也。(〔批〕倡论可妙,真胸有智珠。)

或疑川芎生血出于动,又虑其生变而制其动,则动犹不动也,何以生血之神哉?曰∶不动而变者,无为而化也。川芎过动,而使之不动,则自忘其动矣。其生血化血,亦有不知其然而然之妙,是不动之动,正治于动也。

或疑川芎生血,而不生气,予独以为不然。盖川芎亦生气之药,但长于生血,而短于生气耳。世人见其生血有余,而补气不足,又见《神农本草》言其是补血之药,遂信川芎止补血,而不生气,绝无有用补气之中。岂特无有用之于补气,且言耗气而相戒。此川芎生气之功,数千年未彰矣,谁则知川芎之能生气乎。然而川芎生气,实不能自生也,必须佐参、术以建功,辅 、归以奏效,不可嫌其散气而不用之也。

或疑川芎生气,终是创谈,仍藉参、术、 、归之力,未闻其自能生气也。曰∶用川芎,欲其自生气也,固力所甚难。用川芎,欲其同生气也,又势所甚易。盖川芎得参、术、 、归,往往生气于须臾,生血于眉睫,世人以为是参、术、 、归之功也。然何以古人不用他药以佐参、术、 、归,而必用川芎以佐之,不可以悟生气之说哉。

或疑川芎用之于佛手散中,多获奇功,离当归用之,往往偾事,岂川芎与当归,性味之相宜耶?夫当归性动,而川芎亦动,动与动相合,必有同心之好,毋怪其相得益彰也。然而两动相合,反不全动,故不走血,而反生血耳。

或问川芎性散而能补,是补在于散也。补在散,则补非大补,而散为大散矣。不知散中有补,则散非全散。用之于胎产最宜者,盖产后最宜补,又虑过补则血反不散,转不得补之益矣。川芎于散中能补,既无瘀血之忧,又有生血之益,妙不在补而在散也。(〔批〕川芎之补在散,未经人道。)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新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新编》书籍目录
  1. 川芎《本草新编》
  2. 川芎《顾松园医镜》
  3. 川芎《中药学》
  4. 川芎《医学入门》
  5. 川芎《本草便读》
  6. 川芎《冯氏锦囊秘录》
  7. 川芎《本草经解》
  8. 川芎《汤液本草》
  9. 川芎《本草分经》
  10. 川芎《中药炮制》
  11. 川芎《本草择要纲目》
  12. 川芎《雷公炮制药性解》
  13. 川芎《本草害利》
  14. 川膝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5. 川芎《外科全生集》
  16. 川乌粥法《普济本事方》
  17. 川芎《药性切用》
  18. 川乌头丸《妇人大全良方》
  19. 川芎《药鉴》
  20. 川乌头《药性切用》
  21. 川芎《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22. 川乌头《本草撮要》
  23. 川芎(和)《本草分经》
  24. 川乌头《得配本草》
  25. 川芎(和)《本草分经》
  26. 川乌头《本经逢原》
  27. 川芎(和)《本草分经》
  28. 川乌《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29. 川芎茶《茶饮保健》
  30. 川乌《外科全生集》
  31.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草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