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苏子)

《本草新编》书籍目录

紫苏叶梗,味辛,气微温,无毒。入心、肺二经。发表解肌,疗伤风寒,开胃下食,消胀满,除香港脚口臭苏子降气定喘,止咳逆,消膈气,破坚症,利大小便,定霍乱呕吐紫苏虽有叶与梗、子之分,而发表解肌,止喘定呕,未尝有异。但叶与梗宜少用,而子可多用也。

盖叶、梗散多于收,而子则收多于散,亦在人临症而酌用之耳。

或问苏叶表散风邪,古人加人参同治,奏功如响,何也?曰∶苏叶不得人参,其功不大。

今人一见用人参以祛邪,辄惊骇不已,宜乎医生之不敢用,往往轻变重,而不可救。夫邪初入人体,正气敢与邪战,用参以助正气,则正气旺,而又得祛邪之便,则群邪自行解散,此用参于苏叶之内,大有深意也。至于风寒已感三四日,则不可轻用人参,当看虚弱壮盛而用药矣。

或又问苏子定喘,有喘症用之而不效者,何也?盖喘症有虚、有实,未可谓苏子定喘,而概用之也。苏子止可定实喘耳,虚喘而用苏子,增其喘矣,岂特不效而已哉。

或疑苏子正是治虚喘之药,先生反谓虚喘用苏子而愈增喘,其义何乎?盖虚喘者,乃气虚也。苏子虽能定喘,而未免耗气,气耗则气愈虚而喘更甚。故治虚喘者,必须大加人参、熟地之药,而不可增入苏子,以增其喘也。

或问苏叶散风邪之圣药,用之以发表中之风邪,尤为相宜,乃用之以散里中之风邪,往往不效,其必有义存焉。先生既深知《本草》之微,愿备有以教我。曰∶苏叶之义,不过散表邪耳,原不深入于里。既不能深入,又何能散在里之风邪哉。然而以所不能深入之故,予则可宜也。苏叶性轻而味浓,性轻则上泛,味浓则下沉,宜乎可以通达内外矣。然而,性轻而香,味浓而辛,辛香则外驰易而内入难,故但散在表之风邪,而不散在里之风邪也。

或问宗 有言∶脾胃寒人,食紫苏多滑泄。果有之乎?曰∶紫苏乃风药也,善能平肝。

土为木制,则人多滑泄。肝木既平,则脾土得养矣。况紫苏辛温,辛能祛湿,温能祛寒,脾胃寒之人,宜无所忌,何致滑泄耶,惟是辛香之味,能散人真气,暂服无碍,而久服有伤,亦当知忌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新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新编》书籍目录
  1. 紫苏叶(苏子)《本草新编》
  2. 紫苏叶《滇南本草》
  3. 紫苏饮《医方考》
  4. 紫苏叶《药性切用》
  5. 紫苏饮《医学心悟》
  6. 紫苏叶《本草便读》
  7. 紫苏饮《仁术便览》
  8. 紫苏叶《中医饮食营养学》
  9. 紫苏饮《医方论》
  10. 紫苏叶《中药炮制》
  11. 紫苏饮《博济方》
  12. 紫苏香梗茶《茶饮保健》
  13. 紫苏粥《保健药膳》
  14. 紫苏通利茶《茶饮保健》
  15. 紫苏子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6. 紫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7. 紫苏子汤《备急千金要方》
  18. 紫苏散《普济本事方》
  19. 紫苏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 紫苏散《妇人大全良方》
  21. 紫苏子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 紫苏麻仁粥《仁术便览》
  23. 紫苏子粥《医学入门》
  24. 紫苏麻仁粥《老年百病防治》
  25. 紫笋雀舌茶《饮膳正要》
  26. 紫苏麻仁粥《保健药膳》
  27. 紫檀《本草备要》
  28. 紫苏解郁茶《茶饮保健》
  29. 紫檀《本经逢原》
  30. 紫苏姜茶《茶饮保健》
  31. 紫檀香《本草易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