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为理?
首先,我们要来认识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理”。传统文化孜孜以求的这个“理”,是不是仅仅是一个精神和境界的问题,还是包括了精神和境界?我们可以先从文字的角度来考究这个问题。
《说文》曰:“理,治玉也。”所谓治玉,也就是雕刻玉。玉石开采出来以后,经过我们的琢磨,经过我们的精雕细刻,形成我们所需的形状,形成一个艺术品。所以,理的原意,是指的这样一个过程。在古人眼里,所有的物质中最致密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玉。为什么玉看起来很冰清、很细腻呢?就是因为玉的纹理非常细润的缘故。大家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解牛,目无全牛。为什么呢?因为他非常熟悉牛的理,每一块肌肉的走向他都非常清楚,顺着这个走向、这个纹理去解牛,既快捷,又不费刀。那么,玉的理当然就要比牛的致密多了。所以,治玉更要加倍地细心,更要清楚这个理,顺着这个理去琢磨,去雕刻,就可以弄出我们所喜欢的艺术品,要是逆着这个理去雕刻,玉就会被损坏。理的原意就是这样。引申出来呢,就是你要这样走才行得通,那样走就行不通,为什么呢?因为理在这里发生作用。大家想想看,这样的理不是自然规律又是什么呢?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行不通。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理的意义就在这里。你要顺着走,路子才走得通,这就是理。人理也好,天理也好,自然之理也好,都是这样。自然之理就是我们要顺着这个理与自然相处,才行得通;人理就是我们如何跟人相处才行得通。所以,理不光是精神和境界的问题。理是一个很实在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你这样走就行,那样走就会碰壁。而精神有时是虚无的、飘渺的,没办法把握的。
我们说在中医里面,更显得上面这个理、这个规律、这个法则的重要,而这个理、这个规律、这个法则是什么呢?就是阴阳四时!所以,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里为什么要用“得道”这个字眼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得道这个词在古人那里用得很多,得道可以升天,连天都可以升,还有什么不能的呢?那因为什么得道呢?因为你明白了这个理,顺着这个理走,当然就得道了,当然就步入坦途了。现在的宇宙飞船为什么能够升天呢?不就是因为我们弄清了相对论这个理吗?所以,这个理,这个道,这个道理都是很有义趣的词语,古如是,今亦如是。

- 何为理?《思考中医》
- 何廷俊《中医词典》
- 何谓避年《女科百问》
- 何书田《冷庐医话》
- 何谓病毒性肝炎?《免疫与健康》
- 何首乌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何谓胸痹《女科百问》
- 何首乌散《苏沈良方》
- 何谓子烦《女科百问》
- 何首乌散《外科理例》
- 何谓子满《女科百问》
- 何首乌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何谓子嗽《女科百问》
- 何首乌散《妇人大全良方》
- 何谓子痫《女科百问》
- 何首乌茶《茶饮保健》
- 何五征《中医词典》
- 何首乌(鲜首乌)《中药学》
- 何洗心虚寒肾泄《孙文垣医案》
- 何首乌《本草图经》
- 何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何首乌《滇南本草》
- 何炫《中医词典》
- 何首乌《本草乘雅半偈》
- 何以察机《思考中医》
- 何首乌《药鉴》
- 何以春暖花开时易发哮喘《免疫与健康》
- 何首乌《药性切用》
- 何以谓之经候《女科百问》
- 何首乌《本草撮要》
- 何以谓之居经《女科百问》
《思考中医》
- 作者简介
- 序
- 第一章 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
-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 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 第四章 治病法要
- 第五章 太阳病纲要
- 第六章 阳明病纲要
- 第七章 阳病纲要
- 第八章 太阴病纲要
- 第九章 少阴病纲要
- 第十章 厥阴病纲要
- 结语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