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水胀七十二

《灵枢悬解》书籍目录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岐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蚕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窠,音科。

目窠,目下也,颈脉,足阳明之人迎,寒水侮土,胃气上逆,故颈脉动甚,望而知之也。肺气莫降,故时咳。足三阴行于股内,阴盛于下,故阴股间寒。股内为阴。胃气不能下行,故足胫肿。水泛土湿,中气不运,故腹乃大也。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水客于皮肤之间,(鼓/空)(鼓/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鼓/空),音空。窅,音夭。

(鼓/空)(鼓/空),空洞如鼓声也。窅,深也。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色苍黄,腹筋起,青筋。肝木克脾土也。木主五色,入土为黄,自入为青。苍,青也。

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行,此其候也。

气不得营,营,行也。因有所系,系,恋不消也。癖而内着,痞结而留着也。恶气乃起,滞气因阻而成积也。瘜肉,瘀肉也。离岁,逾岁也。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衃,血块也。

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耶?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刺去其血络,后调其经也。

泻其血络,工在疾泻也。后调其经,虚补而实泻也。

黄帝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盲,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盲,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于胀也,必审其脉,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

一下、三下而病去者,此言陷于肉盲,而中气穴者也。分肉空隙之处,谓之肉盲。不中气穴,则气反内闭,不陷肉盲,则气不得行,上越而中分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反以益病。其于胀也,当泻而不泻,气故不下。无论虚实,工在疾泻者,泻其血络也。必审其脉,当泻则泻,当补则补,调其经也。此段旧误在胀论。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灵枢悬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灵枢悬解》书籍目录
  1. 水胀《灵枢悬解》
  2. 水胀《中医名词词典》
  3. 水胀《四圣心源》
  4. 水胀《黄帝内经·灵枢》
  5. 水胀《中医词典》
  6. 水札《饮膳正要》
  7. 水胀《灵素节注类编》
  8. 水藻《本草纲目》
  9. 水胀《医学摘粹》
  10. 水脏《中医词典》
  11. 水胀《医学摘粹》
  12. 水灾伤《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13. 水胀《内经评文》
  14. 水运临子《中医词典》
  15. 水胀《校注医醇剩义》
  16. 水运《中医词典》
  17. 水胀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类经》
  18. 水曰流衍之纪《脉诀汇辨》
  19. 水胀石水风水《医宗金鉴》
  20. 水曰静顺之纪《脉诀汇辨》
  21. 水胀石水风水《杂病心法要诀》
  22. 水曰涸流之纪《脉诀汇辨》
  23. 水胀通论《医学纲目》
  24. 水郁之发《松峰说疫》
  25. 水胀总论《证治准绳·杂病》
  26. 水郁折之《中医词典》
  27. 水针疗法《中医名词词典》
  28. 水郁折之《中医名词词典》
  29. 水针疗法《中医刺灸》
  30. 水郁《中医词典》
  31. 水针疗法《中医词典》

《灵枢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