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阅五使四十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脏,必当治里。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官以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
阅,观也。五官者,五脏之阅也,五官乃五脏之开窍,故可以观五脏也。脉出于气口,气口者,手太阴之动脉也。色见于明堂,明堂,鼻也。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傥经气入脏,则必当治里,以其为五脏之使,五时之副,配也。故外应四时,而内候五脏。所以色决于明堂者,明堂,面部之中,五官之纲纪也。凡五官以辨,分明。阙庭必张,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张,开张也。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蕃,颊侧也。蔽,耳门也。方壁高基,壁,墙壁也,肉为之墙。基,骨骼也。引垂居外,垂,边垂也。五色乃治,平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此血气有余之人,肌肉坚致,故可以针苦之,刺之必愈也。
黄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额与颜黑。
以五官之五色,而候五脏也。
黄帝曰:其色殆者何如?岐伯曰: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卑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病哉!
垂角去外,外无边角也。虽平常殆,况加病哉,虽平常亦常危殆,况加疾病,而见恶色哉!
黄帝曰: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腑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脏腑在腹中,各有左右上下之次舍,其见于面部之左右上下,亦各如其度也。
黄帝曰:本脏以身形肢节(月囷)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伯曰:身形支节者,脏腑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黄帝曰: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支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曰:五脏六腑,肺为之盖,巨肩陷喉,候见其外。黄帝曰:善。岐伯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骨曷骨亏。黄帝曰:善。岐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黄帝曰:善。岐伯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黄帝曰:善。岐伯曰: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黄帝曰:善。愿闻六腑之候。岐伯曰: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身形肢节者,脏腑之盖也,盖,华盖也。骷骨,即膝骨也。骨曷骨亏,蔽心骨也。脾者主为卫,五脏六腑之护卫也。骸,颐骨也。上下三等,上中下三部相等也。此段旧误在师传。

- 五阅五使《灵枢悬解》
- 五阅五使《黄帝内经·灵枢》
- 五阅五使《内经评文》
- 五阅《中医词典》
- 五运《中医词典》
- 五月养胎《竹林女科证治》
- 五运《疫疹一得》
- 五月胎证《竹林女科证治》
- 五运《中医基础理论》
- 五月胎形《竹林女科证治》
- 五运病解《医学启源》
- 五月胎形《女科旨要》
- 五运不及己所合司天助运歌《古今医统大全》
- 五月《急救广生集》
- 五运不及灾宫(一首)《医经国小》
- 五圆全鸡《保健药膳》
- 五运不及之占《医学纲目》
- 五郁主病《药鉴》
- 五运行大论《素问悬解》
- 五郁之发之治《类经》
- 五运行大论《素问悬解》
- 五郁之病《医学启源》
- 五运行大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五郁一首(集见内经至元正纪大论)《医经国小》
- 五运兼化歌《古今医统大全》
- 五郁门(六则)《辨证录》
- 五运客运太过为病歌《医宗金鉴》
- 五郁论《医经溯洄集》
- 五运客运太过为病歌《运气要诀》
- 五郁六郁解《叶选医衡》
- 五运客运图说《类经图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