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解二

《灵枢悬解》书籍目录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刺之微,在迟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以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不可挂以髪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粗之暗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上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言知所取之处也。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此解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说而难深入,以其难入,是以难着于人也。神乎神,客在门,神之所在,客亦随之,言正邪之共会也。以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未能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未能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粗守关者,守四肢之关节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机之动静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孔穴之中经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气机之动,难得易失,针以得气,密意守气而勿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血气已至竭尽,而邪气犹不下也。下,去也。往者为逆者,言气虚而小,往多于来,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来如其往,平者顺也。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邪盛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佖然若有得也,泻则怳然若有失也。宛、莞同,音郁。佖,音必。

《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宛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邪盛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佖,满也。扬子《校猎赋》:骈衍佖路。佖然有得,得意之貌也。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之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取三脉者恇,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阳者狂,正言也。

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入胃,其精气上注于肺,其浊气溜于肠胃,寒温不适宜,饮食不节俭,病生肠胃,郁满不运,故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诸经孔穴,多在陷中,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焦诸穴。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之合穴也,三里。刺其合穴,以泻阳明胃气之郁,故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邪客皮毛,浅浮之病,不欲深刺,深则邪气从之内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浅深,各有所主也。浅则及皮肉,深则及筋骨。五脉,五脏之五俞,取五脉者死,言病属中,气不足,又以针大泻其诸阴之脉,泻五脏五俞也。重伤其中气也。三阳,手足三阳经,取三脉者恇,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怯弱,不能复旧也。五里,尺泽后之五里,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而气尽者也。玉版: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脏之气尽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腧矣,此所谓夺其天气者也。五里,手阳明经穴,禁刺者也。夺阳者狂,正言也,狂者恇怯不宁,伤寒汗多阳亡,而生惊狂者也,取三脉者恇,正此谓也,故曰正言。

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修明,修明则声彰,声彰则言声与平生异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又知调尺寸大小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持寸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视其目色二句,旧误在四时气。持气口人迎六句,亦误在四时气。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针入则以右手推之,针出则以左手持而御之。按其针孔以御之,恐正气泄而邪气入也。终始,本经篇名。一其形,听其动静,所以调其气也。所谓一者,持其心而不乱也。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又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又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徐,故躁。输与腧通。

阳气反入,阳气内陷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九针十二原: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谓气穴三百六十五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灵枢悬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灵枢悬解》书籍目录
  1. 小针解《灵枢悬解》
  2. 小针解《黄帝内经·灵枢》
  3. 小针解第三(法人)《内经评文》
  4. 小针《中医词典》
  5. 小镇心散《备急千金要方》
  6. 小泽兰丸《备急千金要方》
  7. 小镇心丸《备急千金要方》
  8. 小泽兰《雷公炮炙论》
  9. 小指《中医词典》
  10. 小圆肌损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11. 小指次指《中医词典》
  12. 小于胎龄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3. 小指尖《中医词典》
  14. 小营煎(新方)《虚损启微》
  15. 小指爪纹《中医词典》
  16. 小引《修昆仑证验》
  17. 小枳实《药性切用》
  18. 小引《评注产科心法》
  19. 小趾次趾《中医词典》
  20. 小引《时方歌括》
  21. 小治法《石室秘录》
  22. 小引《医学三字经》
  23. 小中《中医词典》
  24. 小引《时方妙用》
  25. 小中风《中医词典》
  26. 小引《本经逢原》
  27. 小肿咳逆上气方三首《外台秘要》
  28. 小引《幼幼集成》
  29. 小周天《中医词典》
  30. 小议“截喘”说治喘《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31. 小朱散《苏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