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证治描论的意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书籍目录

经方于五行皆有直接治法,惟肾水无道直接治法。治肾水之法,薯蓣补肺地黄滋肝之法。补肺金以益生水之源,滋肝水以杜耗水之路也。其实凡润肺滋肝之药,皆能补益肾水。

此方既治小便过多,又治小便不利。可见木气之动,忽而太过,忽而不及,皆水气与水中温气不足,不能养木之故。

此方补金润木滋肾水,又用附片温肾水。凡阴液不足,而肾阳又虚之病,总以此方为大法。

此方药店名桂附八味丸,又名桂附地黄丸。药店的肾气丸,则名金匮肾气丸。于肾气丸中、加牛膝车前以利小便。大伤肾气,切不可用。其意以为小便不利也。其如小便太多者何哉。木气疏泄之理,不知故也。

后人将此方去桂附,名六味地黄丸。转治肾水不足,极有功效。而不知全是补金润水之功。补金以培生水之源、润水以杜耗水之路,肾水有生而无耗、故肾水足也。再于水中补火,水中有火,则生气。此肾气二字之起源也。肾气者,元气也,中气之根也。

此病完全为肝肾病,肝肾病而津液亏伤者,忌用中土甘味之药。所谓土克水是也。况津伤之人,脉络干枯,甘味壅滞,用之必生胀满。六味地黄丸补水,不如归芍地黄丸补水功大而活动。归芍活动木气,不用活动木气之药,必腻胃矣。

肾家水火二气,水气多于火气为顺。缘人身中气,为人身整个运动之枢机,肾气为中气运动之基始。水气多于火气,火藏水中,乃能生气。若火气多于水气,水气不能包藏火气,火气遂直冲上越,运动遂灭。此方附子极少,山药黄丹茱萸独多,即是此理。况卧寐则生相火,一年之秋冬又生相火,一日之申酉以后又生相火。故人身只恐津液不足,不愁火气不足。果病水多生寒之病,用附子以温水寒,一剂便奏全功。若水少补水,一年半尚难补起也。小便不利,服肾气丸而现口苦者,此肾水较肾火尤虚。宜去附桂,并去茯苓泽泻,加车前草同服。水较火虚,故不用附桂以助火。苓泻以伤水。车前草润而利尿,故以之代苓泻。

但火气虽多,不可用热药加火,亦不可用凉药灭火,只宜润肺滋肝以益水而配火,水火俱多,元气更足。如因火多水少而用凉药灭火,水火俱少,元气遂减,中气无根矣。因火多而去火,此不知根本之医也。

附子纯阳,其性上升。如水寒不大而多用附子,或水不寒而误用附子,附子下咽,能将肾中的阳根拔动而起,使水气从此不能包藏火气,为祸不小。

除纯寒之证,不能不用附子外,其内伤之肾阳不足,肾并不寒之证,莫如用甜苁蓉巴戟天,柔润和平益肾之品,以代附子最为妥当。猪腰子不去膜,用生姜丁拌湿包固,柴火烧熟放冷,胃强者嚼食腰子,胃弱者将腰子煮汤食。右腰子中白油膜,较左腰子特多。腰子属水,肾水候于左。此方温补肾阳,平和力大。凡先天不足,与肾家阳虚之人,皆可奉为再造之宝。但多食亦能动热,如其动热、须以养阴之品配之。肾阳虚者,虚而兼寒乃用附子,虚而寒者,脉迟而食减也。

肾为一身之本,中气为人身之生命,肾中之气又为中气之生命。凡老人八九十岁,夜不小便,眠食精神如常。此必平日保养肾家之效。如老人肾气受伤,食入仍吐,即宜服肾气丸,养起肾气,以生中气,乃愈。肾气丸治脑鸣特效,脑髓即肾精也。

如老人肾气受伤,春夏之间,昼则微觉恶寒,夜则微觉发热。微汗满身,口苦食减,身体疲乏,并无外感项强身痛之证。亦宜肾气丸以补肾气自愈,切不可用发散药以速其死。恶寒汗出,乃荣卫将散之兆。中气之败可知。但不宜直接用白术炙甘草补中之药,因此病之中虚,乃肾气不能生中气的关系,如服肾气丸不效,则肾阳难复。宜多食猪腰汤以补命门相火自效。此病欲知是否肾气亏伤,可于恶寒之时,用温水泡足。觉身体陡然舒适,恶寒全消者,便是肾气伤亏之象。因足底为肾经涌泉穴,此穴得温,肾阳上升,故恶寒立罢。荣卫的寒根于肾气。寒热者,水火之征兆,肾乃水火二气所成也。

消渴小便多。消者肝木失根,风动消耗津液,故渴。风动疏泄,故又小便太多。是乃难治大病。著者本肾气丸的原理,用辽海刺多的小海参一枚,黑豆一把,煮烂食极效。因此病乃形质亏损,非草木之力所能挽回。此方一为血肉之品,一为谷食之精。海参大补肾中阳气,黑豆大补肾水。水火均足,水静风平,疏泄遂止。凡肾家亏损,及年老肾虚,真有不可思义之妙。凡补品,多数皆有偏处,或生胀满,或生燥热,种种不适,功不抵过。惟此方,服之愈久,神愈清,气愈爽。服之终身,不仅能却病延年而已。海参大补肾阴,又补肾阳,世人只知补肾阴也。煮法先将海参用温水泡一小时,用手捏去渣,换水两大碗,加黑豆一把,微火煮八小时,取出海参,剥去沙坭,肠勿去,连汤食。海参精华全在汤中也,肾家虚损,力可回天。凡病精神不振,饮食减少,补中药服之不受者,可速服此方以补中气之根源即效。能于子时后寅时前服下,效力更大。凡半身不遂,经脉不通,症瘕,皆可借子后寅前造化旋转之力,以宏海参黑豆补肾水火之功,而复中气之旧也。消渴属于热者,小黑豆煮浓汤,常常服之,胜于食凉药。

人于四十后善保肾家,左脉充足,皆能有八十以上之寿。因水足乃有藏火之处。水亏不能藏火,中气失根,与河图中宫阴数在阳数之外,阴以养阳之理相背,则阳气飞越,中气消散,无药可回也。好食纸烟,鸡鱼烧酒,牛奶热性等伤阴之物,与燥热之药,亦能使左尺脉少。老人能受附子阳药,皆肾水充足之故。前人谓阴脉旺者必寿,其意深矣。李东垣谓人当四十以后,气当下降,宜升阳之药。此言误人不少。其实四十以后,降气即渐衰矣。降气者,阴气也,津液也,肾水之来源也。东垣错处,汤头篇中最多。

凡阴虚则肝热肺燥,忌食下列各物:

燕窝鱼翅、虾米、鲤鱼、咸鱼、鸡、鸡蛋牛肉羊肉、鸽、红塘、甜酒、与一切酒、胡椒花椒韭菜生姜、蒜、核桃、茶烟,以上各物皆伤阴分。

每晚调服鸭蛋一枚,调十分钟生食,或开水冲服,最能补阴。惟大疽未合口者,忌之。小疮之属于阴虚者,宜之。此方比服补阴药功大,治幼童夜尿特效。

小便不利,有因土气虚者,有因肝阳虚者,有因肺阴虚者。土气虚、肝阳虚者脉微、肺阴虚者脉弱。土气虚者宜服茯苓白术,肝阳虚者宜服乌梅,肺阴虚者宜服车前草。苓术除湿补土,乌梅性温补阳,车前性凉补阴,不可错误。阳虚误服车前,败脾滑肠。阴虚误服乌梅,疏泄过甚,小便不止而死。此外则木气结滞,脉象沉涩,亦小便不利。宜伤寒论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炙草各一钱。以升降木气,疏通滞气,并养中气乃效,又非肾气丸所宜矣。微脉弱脉,详脉法篇。

一七十六岁老人,小暑大暑之间,满身发痒,脉虚饭少,行动无力,脉甚润却散漫。予附子理中丸一钱。二日后,头忽晕,改服肾气丸一钱,一日二服,至立秋约服三两,诸病全愈,脉亦调整。次年春精神大加,行动如少年。此病身痒,阳气虚也。附子理中,乃中虚又寒之之法。此病中不寒,故服之头晕。改用肾气丸,由水中补阳,所以病愈。小满大暑之间,正少阳相火之时,此时补起相火,秋后降入水中,所以交春,见效特大。凡附子理中觉燥,改用肾气丸,此法最佳,最宜研究。相火当令之时,宜补相火,所以冬季热药不宜。冬季宜补水也。世人以为夏季炎热宜凉药,冬季寒冷宜食热药,可谓不知医理。

有一人夏季感寒,恶寒甚盛。服阿司匹林,汗出感愈而胸痞气微,心烦意乱。若甚危险者,脉右关独大,虚松无神,左脉甚细。服附子理中丸梧子大五粒,顷刻而愈。此中寒兼阴虚,附子理中少许即效。若服之稍多,必病愈而阴虚之病随之起矣。此治法,乃中寒宜附子理中却宜少服之法。若服肾气丸,于右关脉大之中寒,必不见效。

补益肾气,时方之中还少丹最好。巴戟天甜苁蓉楮实子五味子小茴香杜仲山茱萸各一两,以温补肾肝阴中之阳,枸杞熟地各二两,以补肾肝之阴,山药茯苓各一两,以补肺健脾,牛膝远志石菖蒲各一两,以疏通腠理,使补益之品可无停滞之患。避去附子肉桂之纯阳。于温补中寓润养之义。蜜丸每服一钱,饭后服。此方与下文健步虎潜丸,滋补肾肝之妙法也。还少丹并治脾胃虚寒,饮食不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真气亏损,肌体羸瘦,肢体倦怠等症。菖蒲远志、最疏胸膈滞气,心虚者少用。胸膈气疏,心肾乃交,人见远志的志字遂认为能补心肾。误后学者也。还少丹用之于大队滋补药中,正所以疏胸膈之气,以利导滋补之作用。此方偏热,又尺脉少者宜之。虎潜丸偏寒、左尺脉少者宜之。

肾气丸治的小便太多、乃肾中火弱之虚病。故用附片于地黄之之中,以补肾水中之火,以培木气之根。木气得根,疏泄有本,故小便减少。以归于常。若手厥阴心包经热实之小便太多,则非黄连不效。厥阴热实,其脉细沉有力。夜半烦躁,口渴汗出,甚则肢冷。舌之中心两旁黄苔两条,时起时退,一夜小便十数次,白日睡醒,亦两三次。用黄连者,降手厥阴心包相火也。潘荣武同志,少君五岁病此,用白芍菊花以清肝热,麦冬以清肺热,生铁落以降胆,黄连以降心包,大效。口渴津液伤也,汗出内热也,肢冷,热极则热聚于内,不能达于外也。舌心两旁黄胎,时起时退,舌乃心之苗,心包热实,热现于舌也。胃热之胎,退则病愈,不时起时退,土气厚重不移易也。心包属火,而来自肝木,木病则进退不定也。白昼睡醒,小便宜多,睡则增相火,火增则本热也。脉沉内实也。细而有力,热伤阴也。此证与肾气丸证,一虚一实、虽实仍虚。用参术草枣白芍,白芍重用,以善其后焉。

单食甜苁蓉一味,剪细吞服一钱,水火双补,可代肾气丸。阴阳俱虚,形体瘦弱,不能受附子者,此药最宜。白果煨食十枚,亦治肾虚小便太多,此无热之小便太多。

有老人小便不利,服温补肝肾之药始利,而大便反泻不能收纳。此肝肾阳虚,肝木又热。后服生鸡子一枚,生白芍二钱,生知母二钱,乃愈。鸡子以补阳,知芍以清热也。此人服肾气丸甚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书籍目录
  1. 肾气丸证治描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 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3. 肾气虚《中医词典》
  4. 肾气丸证《临证实验录》
  5. 肾气游毒《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6. 肾气丸方《医宗金鉴》
  7. 肾气游风《中医词典》
  8. 肾气丸方《医宗金鉴》
  9. 肾气游风《医宗金鉴》
  10. 肾气丸方《医宗金鉴》
  11. 肾气游风《外科心法要诀》
  12. 肾气丸方《伤寒杂病论》
  13. 肾气游风《医门补要》
  14. 肾气丸方《伤寒杂病论》
  15. 肾窍《中医词典》
  16. 肾气丸(加味肾气丸)《医方论》
  17. 肾怯失音《中医词典》
  18. 肾气丸《医述》
  19. 肾怯失音相似《小儿药证直诀》
  20. 肾气丸《备急千金要方》
  21. 肾缺血机制的一些新概念《急诊医学》
  22. 肾气丸《金匮悬解》
  23. 肾热《中医词典》
  24. 肾气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5. 肾热《儿科萃精》
  26. 肾气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7. 肾热病《中医词典》
  28. 肾气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9. 肾热方三首《外台秘要》
  30. 肾气实《中医词典》
  31. 肾热汤《医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