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脾开窍于口

《中医名词词典》书籍目录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灵枢.脉度篇》又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响口味,如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脾有湿热,常感到嘴里发甜....,这些对于辨证有一定的帮助。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名词词典》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名词词典》书籍目录
  1. 脾开窍于口《中医名词词典》
  2. 脾绝《中医词典》
  3. 脾开窍于口《中医词典》
  4. 脾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5. 脾咳《中医名词词典》
  6. 脾精《中医词典》
  7. 脾咳《中医词典》
  8. 脾惊《中医词典》
  9. 脾劳《中医名词词典》
  10. 脾经主病《幼科发挥》
  11. 脾劳《圣济总录》
  12. 脾经主病《银海指南》
  13. 脾劳《中医词典》
  14. 脾经诸穴歌《经络考》
  15. 脾劳《备急千金要方》
  16. 脾经循行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17. 脾劳《金匮翼》
  18. 脾经循行经文《医宗金鉴》
  19. 脾劳《校注医醇剩义》
  20. 脾经循行歌《刺灸心法要诀》
  21. 脾劳《扁鹊心书》
  22. 脾经循行歌《医宗金鉴》
  23. 脾劳论一首《外台秘要》
  24. 脾经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25. 脾劳实热方四首《外台秘要》
  26. 脾经穴歌《医宗金鉴》
  27. 脾劳虚寒方三首《外台秘要》
  28. 脾经图(注)《厘正按摩要术》
  29. 脾冷多涎《中医词典》
  30. 脾经失血《中医词典》
  31. 脾脉歌《脉诀乳海》

《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