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风
又名“赤游风”或“赤游丹”。是一种急性的以皮肤表现为主的风证。多见于小儿,多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背部,手背等处,常急骤发作,消退亦快,游走无定。患处皮肤起红晕,并浮肿形如云片,灼热搔痒。状若风疹块,但更为肿大。可伴有发热或腹痛,呕吐,泄泻,便秘等症。一般认为起于背腹,流散四肢者顺,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逆。病因脾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揍理,风热壅滞,使营卫不调所致,也可因食物过敏而发。一说赤游丹是丹毒的一种,因其色赤如丹,游走无定,故名。

- 游风《中医名词词典》
- 游丹《中医词典》
- 游风《外科大成》
- 游部《中医词典》
- 游风猴疳《张氏医通》
- 游波虫毒《奇效简便良方》
- 游风证《中医词典》
- 蚰蜒入目《奇效简便良方》
- 游火丹《中医词典》
- 蚰蜒入耳秘方《华佗神方》
- 游火丹候《诸病源候论》
- 蚰蜒入耳方三首《外台秘要》
- 游离甲醛测定《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蚰蜒黄《中医词典》
- 游离甲状腺素《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蚰蜒翻《松峰说疫》
- 游离甲状腺素指数《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蚘咬心痛《中医词典》
- 游离皮片移植术(或游离植皮术)的定义《外科学总论》
- 蚘心痛《中医词典》
-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蚘厥《中医词典》
- 游离脂肪酸测定《临床生物化学》
- 蚘动脘痛《中医词典》
- 游疟《中医词典》
- 蚘虫病《中医词典》
- 游疟《症因脉治》
- 蚘虫(蛕虫)《中医名词词典》
- 游气《中医词典》
- 蚘虫《中医词典》
- 游气候《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