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质
又称“舌体”。舌诊中,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边侯肝胆,舌根部候肾,但也不宜拘执。舌质的望诊包括形状、色泽、动态和润湿度等。一般来说,脏腑的虚实、重点看舌质。近人认为:舌色变化与舌的血循环关系密切。贫血及组织水肿则色淡,充血或血管增生则色深红,瘀血或缺氧则色青紫。舌体胖嫩,多因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而致。若因水肿或肌张力降低,舌体增大或松弛,压在齿缘上,则舌边出现齿痕。舌燥是由唾液减少或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改变了唾液分泌的质和量,故舌常干。舌上裂纹是舌乳头融合而成,有人认为它兴舌粘膜萎缩有关。舌面光滑是因其粘膜上皮萎缩所致(《新编中医学概要》)。
- 舌质《中医名词词典》
- 舌支《人体解剖学》
- 舌质《中医词典》
- 舌症通剂歌《尤氏喉症指南》
- 舌质舌苔辨《形色外诊简摩》
- 舌症《喉舌备要秘旨》
- 舌质无苔分别诊断法《察舌辨症新法》
- 舌症《口齿类要》
- 舌质无苔类总论《察舌辨症新法》
- 舌证《医述》
- 舌中《中医词典》
- 舌证《医学集成》
- 舌肿《中医名词词典》
- 舌诊《中医词典》
- 舌肿《中医词典》
- 舌诊《中医名词词典》
- 舌肿《幼幼新书》
- 舌胀舌出《金匮翼》
- 舌肿《儒门事亲》
- 舌胀门主论《疡医大全》
- 舌肿《奇方类编》
- 舌胀门主方《疡医大全》
- 舌肿《外科全生集》
- 舌胀满口《古今医统大全》
- 舌肿、舌痛、重舌、舌强、舌麻、舌木、舌缩《医法圆通》
- 舌胀大《中医词典》
- 舌肿不消《奇效简便良方》
- 舌胀大《中医名词词典》
- 舌肿候《诸病源候论》
- 舌胀《儿科萃精》
- 舌肿秘方《华佗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