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中医名词词典》书籍目录

古名“滞下”,亦称“肠澼”。滞下,是形容大便次数增多,虽急欲排便,但不能通畅,肛门重坠,如有物阻滞的感觉。肠澼,是形容肠内有积滞,排便时澼澼有声。本病为夏秋季常见的肠道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腹痛、粘液脓血样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里急后重为主证。多因肠胃内虚,摄食生冷瓜果不洁之物,以致湿热内蕴,毒滞肠中所致。古代对痢疾的论述,范围颇广,除包括菌痢和阿米巴痢疾外,还包括其它某些肠道疾病在内。根据临床特点和诱发因素等,分为“风痢”、“寒痢”(冷痢)、“湿热痢”(热痢、赤痢、赤白痢)、“寒湿痢”(湿痢)、“水谷痢”、“噤口痢”、“白痢”、“五色痢”、“休息痢”、“久痢”(迁延痢)、“疫毒痢”等,名目较多。现临床上一般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久痢(迁延痢)、休息痢等五种类型。参见有关各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名词词典》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名词词典》书籍目录
  1. 痢疾《中医名词词典》
  2. 痢疾《医学集成》
  3. 痢疾《景岳全书》
  4. 痢后肿候《诸病源候论》
  5. 痢疾《气功外气疗法》
  6. 痢后虚羸候《诸病源候论》
  7. 痢疾《傅青主男科》
  8. 痢后虚烦候《诸病源候论》
  9. 痢疾《傅青主男科》
  10. 痢后心下逆满候《诸病源候论》
  11. 痢疾《中医词典》
  12. 痢后痿《中医词典》
  13. 痢疾《产宝》
  14. 痢后脱肛《奇方类编》
  15. 痢疾《慎疾刍言》
  16. 痢后脱肛《圣济总录》
  17. 痢疾《麻疹备要方论》
  18. 痢后呕哕《女科证治准绳》
  19. 痢疾《麻疹阐注》
  20. 痢后呕哕《证治准绳·女科》
  21. 痢疾《医学传灯》
  22. 痢后腹痛候《诸病源候论》
  23. 痢疾《医宗金鉴》
  24. 痢后风《续名医类案》
  25. 痢疾《医宗金鉴》
  26. 痢后风《中医词典》
  27. 痢疾《医述》
  28. 痢后不能食候《诸病源候论》
  29. 痢疾《医述》
  30. 痢谷道肿痛候《诸病源候论》
  31. 痢疾《寿世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