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汤方
人之所有者.气与血也.气为阳气.流而不行者则易散.以阳病易治故也.血为阴血.蓄而不行者则难散.以阴病难治故也.血蓄于下.非大毒峻剂.则不能抵当其甚邪.故治蓄血曰抵当汤.水蛭味咸苦微寒.内经曰.咸胜血.血蓄于下.胜血者.必以咸为主.故以水蛭为君.虻虫味苦微寒.苦走血.血结不行.破血者必以苦为助.是以虻虫为臣.桃仁味苦甘平.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散血缓急.是以桃仁为佐.大黄味苦寒.湿气在下.以苦泄之.血亦湿类也.荡血通热.是以大黄为使.四物相合.而方剂成.病与药对.药与病宜.虽苛毒重疾.必获全济之功矣.
水蛭(君三十个炙熬) 虻虫(臣三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佐三十个去皮熬) 大黄(使三两去皮酒洗)
上四味.锉如麻豆大.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未利再服.

- 抵当汤方《伤寒明理论》
- 抵当汤方《医宗金鉴》
- 抵当汤方《伤寒论》
- 抵当汤方《医宗金鉴》
- 抵当汤及丸《退思集类方歌注》
- 抵当汤方《伤寒杂病论》
- 抵当汤丸《医方考》
- 抵当汤方《伤寒杂病论》
- 抵当汤证《医学摘粹》
- 抵当汤方《伤寒杂病论》
- 抵当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 抵当汤并丸《删补名医方论》
- 抵当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 抵当汤并丸《医宗金鉴》
- 抵当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 抵当汤百六十七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 抵当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抵当汤(玉函)《张氏医通》
- 抵当丸《备急千金要方》
- 抵当汤《伤寒括要》
- 抵当丸《冯氏锦囊秘录》
- 抵当汤《医方论》
- 抵当丸《儒门事亲》
- 抵当汤《时方妙用》
- 抵当丸《医方考》
- 抵当汤《伤寒寻源》
- 抵当丸《伤寒寻源》
- 抵当汤《医学心悟》
- 抵当丸《伤寒括要》
- 抵当汤《目经大成》
- 抵当丸方《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