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伤寒发热.何以明之.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 然散而成热者是也.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烦躁相类而非.烦躁者在内者也.潮热之热.有时而热.不失其时.寒热之热.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有谓翕翕发热者.有谓蒸蒸发热者.此则轻重不同.表里之区别尔.所谓翕翕发热者.谓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汤发汗以散之.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其发热属表者.即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其发热属里者.即阳气下陷.入阴中所致也.观其热所从来.而汗下之证明其辨焉.若热先自皮肤而发者.知邪气之在外也.若热先自里生而发达于表者.知邪气之在里也.举斯二者.为邪气在表在里而发热也.惟其在表在里俱有发热.故邪在半表半里者.亦有发热之证.何者.以表证未罢.邪气传里.里未作实.是为半表半里.其发热者.或始自皮肤而渐传里热或始自内热而外达于表.盖邪气在表发热者.则表热里不热也.邪气在里发热者.则里热甚而达于表也.其在半表半里发热者.则表里俱发热.而但热又轻于纯在表者也.经虽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然少阴病始得之.亦有反发热者.盖亦属其表也.特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发汗者是已.发热为阳.寒之常也.一或阴阳俱虚与其下利新汗后.又皆恶其发热也.经云.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下利发热亦死.内经云.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此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斯亦发热也.讵可与寻常发热一概而论耶.医者更当明辨之.

- 发热《伤寒明理论》
- 发热《痘疹心法要诀》
- 发热《沈氏女科辑要》
- 发热《医效秘传》
- 发热《广瘟疫论》
- 发热《胎产指南》
- 发热《医学真传》
- 发热《中医内科学》
- 发热《伤科汇纂》
- 发热《伤寒寻源》
- 发热《女科折衷纂要》
- 发热《丹溪手镜》
- 发热《金匮钩玄》
- 发热《伤寒六书》
- 发热《盘珠集胎产症治》
- 发热《伤寒六书》
- 发热《女科证治准绳》
- 发热《周慎斋遗书》
- 发热《女科证治准绳》
- 发热《血证论》
- 发热《伤寒指掌》
- 发热《伤寒大白》
- 发热《伤寒括要》
- 发热《医学心悟》
- 发热(附恶寒)《医学入门》
- 发热《证治汇补》
- 发热、谵语、昏瞀《古今医案按》
- 发热《古今医案按》
- 发热伴随症状辨病《常见病自测》
- 发热《万病回春》
- 发热辨痘已明时备用诸药《冯氏锦囊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