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生人之身,耳司听而目司视,故五官之用,耳目居多,而耳与目较,即目尤较重。何也?眯于目,而以耳代目者为废人,不聪于耳,而以明兼听者,不失为全士也。昔者炎帝悯天下人之苦于疫疠,而伤夭札也,取草木之实,含英咀华,辨其寒温燥热之性,识其君臣佐使之宜,制为方书,民有疾痛,药辄愈。而书乃何独疏于疗目耶?盖上古嗜欲未源,葆命有利,目之受病极少。厥后知识日启,内摇其心,外憾其精。心有疾则血不养目,肾有病则瞳人昏暗,肺有症则白珠血丝日生,肝有患则翳膜变起。此皆情欲所感,初不自觉,积久而视乃昏,始知目之为病源也。
呜呼!舋民之生,要无过不利当途,如问炎帝之时,其有此乎?故百书多略之者,非疏也。孙真人着《眼科秘诀》,以补炎帝方书之未备,而其本常秘,未能广其传矣。于云从少时,力学过苦目伤,医不得愈,祷于城隍之神,梦授书四帙,觉而遇王覆万传真人书,宛然如梦中,云从辄根据其方治之,目得瘥。如人有病目者,亦辨其所受病复治之,罔弗疗。云从乃更为《阐微》、《入门》传之天下后世,得诸冯隋昆铁树梨枣。呜呼!是书一出,又岂在炎帝方书下哉?予宦游三十余年,簿书难章,目劳神疲,短于视,云从为予药之,得复其元,云从之功也。今云从老矣,幸其书得传,吾愿世之读是书者,望其宝之如方书,而勿忘云从之功为焉,则感矣。
时康熙辛巳春王吉旦奉直大夫知胶州事平陵王基昌序

- 序《眼科阐微》
- 序《伤寒直格》
- 序《原机启微》
- 序《诊宗三昧》
- 序《外科方外奇方》
- 序《伤寒法祖》
- 序《此事难知》
- 序《小儿推拿广意》
- 序《急救良方》
- 序《重楼玉钥续编》
- 序《阴证略例》
- 序《伤寒明理论》
- 序《女科折衷纂要》
- 序《医学见能》
- 序《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序《药鉴》
- 序《养老奉亲书》
- 序《医方论》
- 序《保幼新编》
- 序《婴儿论》
- 序《儿科醒》
- 序《外科集验方》
- 序《修昆仑证验》
- 序《脾胃论》
- 序《花韵楼医案》
- 序《跌打损伤回生集》
- 序《客尘医话》
- 序《针灸问对》
- 序《黄帝明堂灸经》
- 序《侣山堂类辩》
- 序《原要论》
《眼科阐微》
- 作者:? 朝代:? 年份:?
- 序
- 叙
- 卷之一·元集
- 总论
- 辨眼症虚实论
- 辨眼疼有虚实论
- 辨药宜忌论
- 辨热症有虚实气不同论
- 辨五轮病源用药论
- 辨五轮生克论
- 辨心火克肺金白珠生赤丝论
- 辨肺金克肝木黑睛生翳膜论
- 辨眼内生云翳用凉药难退论
- 辨眼珠生翳膜滋肾更甚论
- 辨退红丝云翳有先后次第论
- 辨眼中云翳未退不宜先利大小便论
- 辨治年久眼病先补气血论
- 辨眼珠下陷风轮有痕不作虚论
- 辨疮毒上攻于目白睛有结胞论
- 辨瘰毒瓦斯上攻于目白睛有瘀血论
- 辨眼无云翳视物昏暗风轮枯黄肝血少论
- 辨金井中肾水不满神光短论
- 辨瞳人散大肝血少胆汁游走论
- 辨肾水不养神膏神膏干论
- 辨眼见五色花论
- 辨眼见黑白花结成一定花样随眼珠上下往来遮瞳神论
- 辨眼中神光自现论
- 辨眼黑夜睛明论
- 辨眼中神膏神水神光真血真气真精皆滋目之液论
- 辨眼珠胀硬如石黑珠偏向鼻骨内不见瞳人论
- 辨眼疼甚乌睛高起如黑豆或似峰窝白皮尖出眼皮外论
- 辨暴发赤肿疼过用寒凉下元虚冷又用参桂补养下元壮健云翳锢蔽不退当用何药论
- 辨女子癸水行后又不行眼目红肿生云翳赤丝手指足拘挛论
- 辨眼病者性急不能耐久半途而废论
- 辨医者急收功遗后患论
- 卷之二·亨集
- 卷之三·利集
- 时行赤眼症
- 四季犯发眼症
- 眉骨疼眼症
- 火盛眼症
- 痰盛眼症
- 头痛眼症
- 鹊目症
- 大病后眼症
- 劳目力后眼症
- 物撞眼症
- 小儿通睛(缺)
- 烂眼生虫症
- 风砂入目
- 白睛黑色症
- 痰喘眼症
- 睡起目赤症
- 痰火昏蒙症
- 伤寒后眼症
- 出血过多眼症
- 妇人胎前产后眼症
- 妇人行经眼症
- 卷之四·贞集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