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
之为言痉也.痉直而不柔和也.凡病至此.实危且迫.仲景以有汗无汗分刚与柔.尤当以失汗过汗分实与虚可也.如云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成.盖湿伤筋则拘挛.寒入骨则强直.小续命汤.有汗去麻黄.无汗去附子治之.此因邪气盛.而筋脉为之不利也.如云大发湿家汗.则成 .盖湿流肢节.大发其汗.则湿气复袭而侵之.筋脉重伤.关节不利.宜秦艽等舒筋利湿以和之.如云发产后病后失血疮家汗.则成 盖气血既亏.复耗其液.则筋脉失所滋养.而角弓反张之症见.乃气血大损故也.立斋以十全大补参附归脾肾气等汤.随症选用.实有卓见.若作风治.则失之矣.
小续命汤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 芍药(酒炒) 甘草(炙)川芎 杏仁(去皮尖炒) 防己 官桂(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附子(炮去皮脐五钱)
每服五钱.姜五片.水煎服.刚 去附子.柔 减麻黄.
升麻 葛根 甘草(炙) 芍药(炒) 人参(各五钱) 秦艽 白芷 防风 桂枝(各三钱)
每服一两.葱白三茎.水煎.
肉桂(去皮) 甘草(炙) 芍药(炒) 黄 (蜜炙) 当归(酒净)川芎 人参(去芦) 白术(土炒) 茯苓 熟地黄(各等分)
每服六钱.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白芍药(一钱五分酒炒) 人参 黄 (蜜炙) 白术(土炒) 炙甘草陈皮 桂心 当归(各一钱) 熟地黄 五味子(杵) 茯苓(各七分) 远志肉(五分)
姜枣水煎.

- 症《古今医彻》
- 症《保婴撮要》
- 症《幼科折衷》
- 症《经验麻科》
- 症《幼科折衷》
- 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医院药学》
- 症变《外科大成》
- 政运有不应之脉《诊家正眼》
- 症候《中医名词词典》
- 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序《证类本草》
- 症候《诸病源候论》
- 郑作霖《中医词典》
- 症瘕《中医词典》
- 郑子振《中医词典》
- 症瘕《中医妇科学》
- 郑翥《中医词典》
- 症瘕积聚《中医名词词典》
- 郑麈《中医词典》
- 症瘕积聚痞血血蛊总括《医宗金鉴》
- 郑重光(1638-1716年)《中医词典》
- 症瘕血块劳疾屡验多人方《回生集》
- 郑钟寿(1806-1863年)《中医词典》
- 症瘕证治《医宗金鉴》
- 郑志昀《中医词典》
- 症结《中医词典》
- 郑芝龙(?-1661年)《中医词典》
- 症论治《类证治裁》
- 郑之楩《中医词典》
- 症脉轻重论《医学源流论》
- 郑之郊《中医词典》
- 症门《手穴手纹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