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发狂谵语

《古今医彻》书籍目录

狂者.阳明邪热所发.有实无虚也.谵语.则虚实参半焉.郑声.则虚多而实少矣.何以言之.阳明多气多血.邪又乘焉.则亢阳无制上乱神明.躁扰狂越.不可名状.故为大实大热也.圣惠方.用大黄五两.醋炒微赤为散.以腊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五匙.冷水下.盖取其骏快之性.定 乱以致太平.非此不能.谵语者.亦属胃邪所致.然有热入血室.或蓄血停痰.郁结惊恐.种种不一.则虚实参之.郑声者.止将一事一物.重复谆谆.乃因心有所寄.情有所偏.兼以火邪.则虚多而实少矣.昔撄宁生治一人发狂.视人为鬼其脉累累如薏苡子.且喘且抟.曰此得之阳明胃实.以三化汤三四下之愈.此阳明发狂也.治一女患心疾.狂歌痛哭.裸裎詈骂.问之则瞪视默默.脉沉坚而结.曰得之忧愤沉郁.食与痰交积胸中.涌之皆积痰裹血.复与火剂清上膈.此兼郁痰而狂也.橘泉翁治吴检讨子.年十八.眩晕狂乱.医以为中寒.已而四肢厥逆.欲自投火中.有欲用乌附回阳者.翁曰.此心脾火盛.阳明内实.非热药可疗.以泻火解毒三剂得减.此兼火而狂也.汪石山治一妇.三十余.忽病狂言.披发裸形.不知羞恶.其脉浮缓而濡.曰此必忍饥或劳倦伤胃而然耳.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者胃与大肠也.忍饥过劳.胃伤而火动矣.延及心脾.则心所藏之神.脾所藏之意.皆为扰乱.失所根据归.安得不狂.此阳明虚也.法当补之.遂用独参汤竹沥饮之痊.此因内伤而狂也.壶仙翁治发狂谵语.歌笑不伦.手足厥逆.身冷而掌有汗.两手脉沉滑有力.曰阳胜拒阴.火极而伏.反兼胜已之化.亢则害.承乃制也.热胜血菀.故发狂谵语.火性炎上故歌笑不伦.阳极则反.故身冷厥逆.泄其血则火除.抑其阳则神宁.乃用桃仁承气汤下血数升.益以黄连竹沥石膏之剂.大汗而解.此兼血而狂也.要知狂为危候.医者到此.未便措手.辄曰下之.岂知有如是变幻.吾故表而出之.丹溪治一少年.秋初热病.口渴而妄语.两颧火赤.医作大热治.翁诊之.脉弱而迟.告曰此作劳后病温.惟当服补剂自已.今六脉时见搏手.必凉药所致.竟以附子汤啜之.应手而瘥.又治宪幕傅氏子.病妄语.时若有所见.翁切其脉.告曰.此病痰也.然脉虚弦而沉数.盖得之当暑饮醉.又大惊.傅曰.然.尝夏因劳而甚渴.恣饮梅水一二升.又连得惊数次.遂病.翁以治痰补虚之剂处之.浃旬愈.此二症又谵妄之异者.并载附焉.

化汤

浓朴姜汁炒) 大黄 枳实(麸炒) 羌活(各三钱)

水煎服.

独参汤

人参(不拘多少分两随症)

破水煎服.

桃仁承气汤

桃仁 肉桂 甘草(各一钱) 大黄(二钱半) 芒硝(一钱半)

水煎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彻》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彻》书籍目录
  1. 发狂谵语《古今医彻》
  2. 发狂秘方《华佗神方》
  3. 发狂谵语《沈氏女科辑要》
  4. 发狂见鬼《傅青主男科》
  5. 发狂谵语《盘珠集胎产症治》
  6. 发狂歌《伤寒百证歌》
  7. 发瘤《中医词典》
  8. 发狂不见鬼《傅青主男科》
  9. 发瘤秘方《华佗神方》
  10. 发狂辨《卫生宝鉴》
  11. 发落《中医词典》
  12. 发狂(合参准绳金鉴)《伤寒指掌》
  13. 发落不生《医学纲目》
  14. 发狂《伤寒括要》
  15. 发落不生秘方《华佗神方》
  16. 发狂《伤寒明理论》
  17. 发落重生《奇效简便良方》
  18. 发狂《医效秘传》
  19. 发眉《中医词典》
  20. 发狂《伤寒六书》
  21. 发眉《证治准绳·疡医》
  22. 发狂《伤寒六书》
  23. 发眉疮《中医词典》
  24. 发狂《伤寒大白》
  25. 发眉疽《中医词典》
  26. 发狂《疫疹一得》
  27. 发眉疽门主方《疡医大全》
  28. 发狂《经验麻科》
  29. 发眉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30. 发狂《伤寒捷诀》
  31. 发蒙《中医词典》

《古今医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