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门(二则)

《辨证录》书籍目录

人有脱肛者,一至大便,则直肠脱下,而不肯收,久则涩痛,人以为肠虚下陷也,谁知阳气之衰,不能升提乎。夫脱肛之症,半成于脾泄,泄多则亡阴,阴亡必至下坠,而气亦下陷,肠中湿热之污秽,反不能速去为快,于是用力虚努,过于用力,直肠随努而下矣。迨至湿热之邪已尽,脱肛之病已成,必须升提阳气,佐之去湿去热之剂。然而,提气非用补气之药则气不易升,补气不用润肠之味则肛无难脱,要在兼用之为妙也。方用提肠汤∶

人参(三钱) 黄 (五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一两) 升麻(一钱) 茯苓(三钱) 槐米(一钱) 薏仁(五钱)水煎服。连服四剂,肛肠渐升而入。再服四剂,不再脱。

此方补气以升提,则气举于上焦,一身之滞气自散。润肠则肠滑,湿热自行矣。

此症亦可用加味补血汤

当归(各五钱) 升麻(一钱) 北五味子(十粒)连服十剂全愈。

人有不必大便而脱肛者,疼痛非常,人以为气虚下陷也,谁知大肠之火奔迫而出之乎。

夫大肠属金,原属于肺,肺与大肠为表里,休戚相关。大肠不胜火气之炎烧,不得已欲求救于肺,而肺居膈上,远不可救,乃下走肛门,聊为避火之计。肛门既属于肺,大肠畏火,岂肛门独不畏火耶。况魄门与大肠,既有同气之好,祸难相救,宁忍坐弃,故以己之地方甘心让客,而己身越境,以避其气,此肛门、直肠所以脱出于粪门之外也。疼痛者,火焚被创,无水以养,故干燥而益疼也。此等之病,用升提之法,全然不效,反增其苦楚。盖升提之药,多是阳分之品,阳旺则阴虚,阴虚则火益胜,安有取效之日哉。治法宜急泻其肠中之火,火息而金自出矣。然而大肠之火不生于大肠也。胃火盛而大肠之火亦盛,肾水干而大肠之水亦干,单治大肠之火,而不泻胃中之火,单治大肠之水,而不益肾中之水,则大肠之水不生,而大肠之火亦不息,何以使大肠之气返于腹中,肛门之肠归于肠内哉?方用归肠汤

玄参(一两) 石膏(三钱) 熟地(一两) 丹皮(三钱) 当归(三钱) 地榆(三钱) 槐花(二钱) 荆芥(炒黑,三钱)水煎服。一剂痛安,再剂肠升,三剂全愈。

此方胃肾同治,兼去清大肠之火。水源不断,则火气自消,有不急返者乎。客去而主归,此必然之理也。

此症用榆地玄归汤亦效。

地榆(三钱) 当归(一两) 玄参(一两) 生地(一两)水煎服。连用十剂全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辨证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220 147 198 776 270

返回《辨证录》书籍目录
  1. 脱肛门(二则)《辨证录》
  2. 脱肛门《医方考》
  3. 脱肛门主方《疡医大全》
  4. 脱肛门《张氏医通》
  5. 脱肛门主论《疡医大全》
  6. 脱肛门《幼科切要》
  7. 脱肛秘方《华佗神方》
  8. 脱肛论治《类证治裁》
  9. 脱肛脱囊《推求师意》
  10. 脱肛论《婴童类萃》
  11. 脱肛证《明医指掌》
  12. 脱肛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 脱肛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4. 脱肛历年不愈方三首《外台秘要》
  15. 脱肛痔《中医词典》
  16. 脱肛候《诸病源候论》
  17. 脱肛痔《外科十三方考》
  18. 脱肛候《诸病源候论》
  19. 脱肛痔证候(幼幼汇集 下)《古今医统大全》
  20. 脱肛候《诸病源候论》
  21. 脱跟风《解围元薮》
  22. 脱肛肛痒《幼科释谜》
  23. 脱骨疔《中医词典》
  24. 脱肛方三首《外台秘要》
  25. 脱骨断筋方《救伤秘旨》
  26. 脱肛大小总论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7. 脱骨疽《中医词典》
  28. 脱肛部《本草易读》
  29. 脱骨疽《奇效简便良方》
  30. 脱肛并痔症第七十一问《婴童百问》
  31. 脱骨疽《外科全生集》

《辨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