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远公陈先生真奇士也。尝着《石室秘 》及本草诸书行世,私心企慕殆二十余年矣。一日晤成君而行,因悉先生着述甚富,盖成君为远公之甥,故知之为独详。
其书总名《洞垣全书》,其中最有益于人世者,莫若《辨证录》。余遂固请得而有焉。
斯编辨病体之异同,证药味之攻补,五行生克、准情酌理,明如指掌,即不善于导养者,读之亦能知所从事,不少迷惑,是真有益于人世者也。余因勉力付诸剞劂,将以公之海内,不独轩岐家视为津梁,亦可使天下后世皆有所辨证,而病者起、危者安,胥熙熙然咸跻于仁寿之域,是则余之素志焉耳。
鄞县楼庆昌敬跋

- 跋《辨证录》
- 跋《医述》
- 跋《张聿青医案》
- 跋《古今医统大全》
- 跋《顾松园医镜》
- 跋《医学读书记》
- 跋《本草从新》
- 跋《质疑录》
- 跋《石室秘录》
- 跋《慎疾刍言》
- 跋《外科大成》
- 跋《增订十药神书》
- 跋《症因脉治》
- 跋《饮膳正要》
- 跋《仲景伤寒补亡论》
- 跋《中藏经》
- 跋《竹林女科证治》
- 跋《仿寓意草》
- 跋《轩岐救正论》
- 跋《褚氏遗书》
- 跋《冷庐医话》
- 跋《思考中医》
- 跋《脉症治方》
- 跋《伤寒说意》
- 跋《本草崇原》
- 菝葜《本草纲目》
- 跋《内经评文》
- 菝?《名医别录》
- 跋《金针秘传》
- 菝(蒲八切)?(弃八切)《证类本草》
- 跋《奇效简便良方》
《辨证录》
-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鹤膝门(二则)
- 疠风门(二则)
- 遗尿门(三则)
- 脱肛门(二则)
- 强阳不倒门(二则)
- 发斑门(二则)
- 火丹门(三则)
- 离魂门(三则)
- 疰夏门(二则)
- 香港脚门(一则)
- 中邪门(六则)
- 中妖门(六则)
- 中毒门(十二则)
- 肠鸣门(三则)
- 自笑门(附自哭三则)
- 恼怒门(二则)
- 喑哑门(三则)
- 瘟疫门(一则)
- 种嗣门(九则)
- 卷之十一·妇人科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背痈门(七则)
- 肺痈门(四则)
- 肝痈门(二则)
- 大肠痈门(三则)
- 小肠痈门(三则)
- 无名肿毒门(二则)
- 对口痈门(一则)
- 脑疽门(一则)
- 囊痈门(二则)
- 臂痈门(一则)
- 乳痈门(四则)
- 肚痈门(一则)
- 多骨痈门(一则)
- 恶疽门(一则)
- 疔疮门(一则)
- 杨梅疮门(五则)
- 腰疽门(一则)
- 擎疽门(一则)
- 脚疽门(二则)
- 鬓疽门(一则)
- 唇疔门(一则)
- 瘰门(二则)
- 痔漏门(四则)
- 顽疮门(二则)
- 接骨门(二则)
- 金疮门(一则)
- 物伤门(三则)
- 癞门(一则)
- 刑杖门(一则)
- 卷之十四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