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疽门(一则)
人有手心之中,忽然红肿高突,变成一疽,疼痛非常,昼夜无间,世人所谓擎疽也。人生此疽,多因冤家债主相寻。内外治疗,往往不能收功,有流血而至死者,似乎不必治也。然而有病无方,又安见吾道之大乎。苟肯告解于临时,怨艾于将死,安在不可救乎。况此疽之生,虽是菟孽,亦因病患有火热之毒,乘机而窃发也。故消其火热之毒,何不可奏功耶。惟是火热非起于一朝,而解毒难凭于小剂。盖毒成于热,而热起于火,火之有余,终是水之不足,不大料以滋水,惟小剂以灭火,安得取胜乎。治法必须大用补水之剂,而少佐解毒之味,则擎疽自愈矣。方用释擎汤∶
玄参(二两) 生地(一两) 金银花(二两) 当归(一两) 紫花地丁(五钱) 贝母(二钱)水煎服。
一剂而痛轻,二剂而痛止。已溃者再服四剂,未溃者再服一剂,无不全愈。愈后仍须告解,则无后患。苟迁善不诚,改过不勇,未必不变生他病,非此方之过也。
若论此方,滋水以治火,补正以解毒。自居于无过之地,又何拟议哉。

- 擎疽门(一则)《辨证录》
- 擎疽《中医词典》
- 擎珠毒《中医词典》
- 氰化氢《预防医学》
- 黥刺雕青《急救广生集》
- 情志因素《中医妇科学》
- 苘麻《本草纲目》
- 情志因素《中医儿科学》
- 庆《千金翼方》
- 情志因素《中医内科学》
- 庆《新修本草》
- 情志三郁《中医词典》
- 庆《证类本草》
- 情志门《医方考》
- 庆《名医别录》
- 情志九气《类经》
- 庆大霉素加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情志变化《中医养生学》
- 庆大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9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情志《医经原旨》
- 庆敬斋方伯耳鸣《程杏轩医案》
- 情欲《中医词典》
- 庆云散《备急千金要方》
- 情绪与免疫《免疫与健康》
- 穷骨《中医词典》
- 情绪对心脏的效应《医学心理学》
- 琼布孜孜《中医词典》
- 情气从召说《目经大成》
- 琼酥散秘方(华佗琼酥散)《华佗神方》
- 情感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琼田草《证类本草》
《辨证录》
- 作者:陈士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鹤膝门(二则)
- 疠风门(二则)
- 遗尿门(三则)
- 脱肛门(二则)
- 强阳不倒门(二则)
- 发斑门(二则)
- 火丹门(三则)
- 离魂门(三则)
- 疰夏门(二则)
- 香港脚门(一则)
- 中邪门(六则)
- 中妖门(六则)
- 中毒门(十二则)
- 肠鸣门(三则)
- 自笑门(附自哭三则)
- 恼怒门(二则)
- 喑哑门(三则)
- 瘟疫门(一则)
- 种嗣门(九则)
- 卷之十一·妇人科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背痈门(七则)
- 肺痈门(四则)
- 肝痈门(二则)
- 大肠痈门(三则)
- 小肠痈门(三则)
- 无名肿毒门(二则)
- 对口痈门(一则)
- 脑疽门(一则)
- 囊痈门(二则)
- 臂痈门(一则)
- 乳痈门(四则)
- 肚痈门(一则)
- 多骨痈门(一则)
- 恶疽门(一则)
- 疔疮门(一则)
- 杨梅疮门(五则)
- 腰疽门(一则)
- 擎疽门(一则)
- 脚疽门(二则)
- 鬓疽门(一则)
- 唇疔门(一则)
- 瘰门(二则)
- 痔漏门(四则)
- 顽疮门(二则)
- 接骨门(二则)
- 金疮门(一则)
- 物伤门(三则)
- 癞门(一则)
- 刑杖门(一则)
- 卷之十四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