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疰夏门(二则)

《辨证录》书籍目录

人有时值夏令,便觉身体昏倦,四肢无力,朝朝思睡,全无精神,脚酸腿软,人以为疰夏之病,谁知肾水之亏乏乎。夫夏令火炎,全藉肾水之润,则五脏六腑得以灌注,不至有干燥之患。然而夏日正当水衰,人之肾水,未有全旺者也。凡人至夏,虽多困倦,但未若疰夏之甚。疰夏者,肾水亏乏,乃冬不藏精之故也。精不藏于冬,火难盛于夏,故困乏矣。虽然夏令火胜,多伤脾胃,人之困乏,自是脾胃之气衰弱故也。与肾水似乎无涉,讵知肾中无水,不能分润于脾胃,则脾胃水干,何能制外火之旺乎。火无水制,脾胃受火之刑,则脾胃无津,仅可自顾,势难转输于手足,四肢无力,精神倦怠,亦其宜也。治法必须健脾开胃为主。脾健胃开,则所用饮食,自然变化精微,以生肾水,又得补肾之药,以蒸动脾肾之气,则水土不相克而相生,何虑疰夏之病哉。方用胜夏丹∶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陈皮(三分) 人参(五分) 北五味子(三分) 熟地(五钱) 山茱萸(二钱) 神曲(三分) 白芥子(一钱) 山药(三钱) 芡实(三钱) 炒枣仁(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服十剂,精神焕发矣。再服十剂,身体健旺。

此方视之,若平平无奇,而轻重多寡,配合入妙,既无阳胜之虞,又无阴衰之弊,醒脾胃之气,生心肾之津,可久饵以取效,亦可近服以图功也。

此症用鼓神汤亦效。

熟地 麦冬(各五钱) 白芍 地骨皮 沙参(各二钱) 甘草 贝母(各三分) 人参神曲(各五分) 白术(三钱) 丹皮(一钱)水煎服。日服一剂,服一月,精神自旺,不困倦矣。

人有三伏之时,悠悠忽忽,懒用饮馔,气力全无,少贪美味,腹中闷胀,少遇风凉,大便作泻,人以为疰夏之病,谁知脾气之困乏乎。夫人之先天乃肾,后天乃脾也。脾气健,则所用饮食自化精微,足以供肾水之不足。苟或春冬之际,先伤脾土,则土衰难以化物,所用饮食势必停住于胃中,肾水无脾土之资生,则肾气更涸,何能分布于筋骨,此精神气力之倦乏也。似乎治法宜急补其脾矣,然脾土非肾火不生,肾火非肾水不长,故补脾者,必须补肾中之水火也。方用八味丸

熟地(八两) 山茱萸(四两) 山药(四两) 泽泻 丹皮 茯苓(各三两) 附子(一枚,甘草水制之) 肉桂(二两)蜜为丸。每日晚服八钱,服半月健饮,服一月饱闷除矣,服两月疰夏之病全愈。

肉桂补火,而六味丸则纯补水者也。补水之味多于补火,则火得水之益而不燥,土得火之利而不湿矣。此仍补先天以益后天之法也。

此症用健脾饮亦效。

白术 葳蕤(各五钱) 茯苓 山茱白芍(各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五分)

当归 牛膝 麦冬(各三钱) 北五味(三分) 肉桂(一钱)水煎服。连服一月,精神自健。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辨证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辨证录》书籍目录
  1. 疰夏门(二则)《辨证录》
  2. 疰夏(夏疰)《中医名词词典》
  3. 疰痖《中医词典》
  4. 疰夏《药症忌宜》
  5. 著名医学科学家的重大发现与动物实验的关系《实验动物科学》
  6. 疰夏《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7. 著至教论《素问悬解》
  8. 疰夏《时病论》
  9. 蛀发癣《外科全生集》
  10. 疰夏《中医词典》
  11. 蛀疳《中医词典》
  12. 疰夏《时病论歌括新编》
  13. 蛀节疔《中医词典》
  14. 疰夏《时病论歌括新编》
  15. 蛀夏《医述》
  16. 疰忤中恶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7. 蛀牙痛《奇效简便良方》
  18. 疰布《中医词典》
  19. 铸铧锄孔中黄土《证类本草》
  20. 疰病相染易方三首《外台秘要》
  21. 铸钟黄土《证类本草》
  22. 疰病部《本草易读》
  23. 筑宾《针灸大成》
  24. 疰病(尸疰蛊疰)《证治准绳·幼科》
  25. 筑宾《中医词典》
  26. 疰病(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27. 筑宾《针灸学》
  28. 疰病《幼幼新书》
  29. 筑法《中医词典》
  30. 《中医词典》
  31. 筑基《中医词典》

《辨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