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毒第四论
(论一首六条 方二十首)
论曰∶蛊毒千种,种种不同,或下鲜血,或好卧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百节酸痛,状貌说不可尽。亦有得之三年乃死,急者一月或百日即死。其死时,皆从九孔中或于胁下肉中出去,所以出门常须带雄黄、麝香、神丹诸大辟恶药,则百蛊、猫鬼、狐狸、老物精魅永不敢着人。养生之家大须虑此。俗亦有灸法,国中蛊于心下捺便大炷灸一百壮,并主猫鬼亦灸得愈。又当足小趾尖上灸三壮,当有物出。酒上得者有酒出,饭上得者有饭出,肉菜上得者有肉菜出,即愈,神验,皆于灸疮上出。
凡中蛊毒,令人心腹绞痛,如有物啮,或吐下血皆如烂肉,若不即治,蚀人五脏尽乃死矣,欲验之法,当令病患唾水。沉者是蛊,不沉者非蛊也。
凡人患积年,时复大便黑如漆,或坚或薄或微赤者,是蛊也。
凡人忽患下血,以断下方治更增极者,此是中盅者也。凡卒患血痢或赤或黑,无有多少,此皆是蛊毒。粗医以断痢药处之,此大非也。
世有拙医,见患蛊胀者,遍身肿满,四肢如故,小便不甚涩,以水病治之。延日服水药,经五十余日望得痊愈,日复增加,奄至殒殁,如此者不一。学人当细寻方意,消息用之,万不失一。医方千卷,不尽其理,所以不可一一备述。
凡人中蛊,有人行蛊毒以病患者,若服药知蛊主姓名,当使呼唤将去。若欲知蛊主姓名者,以败鼓皮烧作末,饮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主姓名者,可语令去则愈。又以蛇涎合作蛊药着饮食中,使人得瘕病。此一种积年乃死,疗之各自有药。江南山间人有此,不可不信之。

- 蛊毒第四论《备急千金要方》
- 蛊毒病《中医词典》
- 蛊毒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蛊毒(射工溪毒诸中毒)《张氏医通》
- 蛊毒候《诸病源候论》
- 蛊毒(各种蛊毒)《奇效简便良方》
- 蛊毒痢候《诸病源候论》
- 蛊毒《扁鹊心书》
- 蛊毒门《张氏医通》
- 蛊毒《针灸资生经》
- 蛊毒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蛊毒《卫生易简方》
- 蛊毒杂疗方五首《外台秘要》
- 蛊毒《普济方·针灸》
- 蛊风《圣济总录》
- 蛊毒《寿世保元》
- 蛊风《中医词典》
- 蛊毒《证治准绳·杂病》
- 蛊风《解围元薮》
- 蛊毒《证治准绳·类方》
- 蛊风候《诸病源候论》
- 蛊毒《医学纲目》
- 蛊解《研经言》
- 蛊毒《圣济总录》
- 蛊痢《圣济总录》
- 蛊毒《千金翼方》
- 蛊痢《中医词典》
- 蛊毒《千金翼方》
- 蛊痢《幼幼新书》
- 蛊毒《中医名词词典》
- 蛊痢《证治准绳·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