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论服饵第八

《备急千金要方》书籍目录

若用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凡服丸散,不云酒水饮者,本方如此,是可通用也。

凡服利汤欲得侵早,凡服汤欲得稍热服之,即易消下不吐。若冷则吐呕不下,若太热即破人咽喉,务在用意。汤必须澄清,若浊令人心闷不解,中间相去如步行十里久再服。若太促数,前汤未消,后汤来冲,必当吐逆,仍问病者腹中药消散,乃可进服。

凡服汤法,大约皆分为三服。取三升,然后乘病患谷气强进。一服最须多,次一服渐少,后一服最须少,如此即甚安稳。所以病患于后气力渐微,故汤须渐渐少。凡服补汤,欲得服三升半,昼三夜一,中间间食,则汤气溉灌百脉,易得药力。凡服汤不得太缓太急也。又须左右仰覆卧各一,食顷即汤势遍行腹中,又于室中行皆可,一百步许一日勿出外即大益。

凡服汤三日常忌酒,缘汤忌酒故也。凡服治风汤,第一服浓覆取汗,若得汗即须薄覆,勿令大汗,中间亦须间食。不尔人无力,更益虚羸。

凡丸药皆如梧桐子大,补者十丸为始,从一服渐加,不过四十丸,过亦损人。云一日三度服,欲得引日多时不阙。药气渐渍,熏蒸五脏,积久为佳,不必顿服,早尽为善。徒弃名药,获益甚少。

凡人四十以下,有病可服泻药,不甚须服补药,必若有所损,不在此限。四十以上,则不可服泻药,须服补药。五十以上四时勿阙补药,如此乃可延年,得养生之术耳。其方备在第二十七卷中。《素问》曰,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其大略也。

凡有脏腑积聚,无问少长,须泻则泻;凡有虚损,无问少长,须补即补,以意量凡服漏疳 等药,皆慎猪鸡鱼油等味,至瘥。

凡服泻药,不过以利为度,慎勿过多,令人下利无度,大损人也。

凡诸恶疮,瘥后皆百日慎口,不尔即疮发也。

凡服酒药,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不得药力。多少皆以知为度,不可令至醉,及吐则大损人也。

凡服药,皆断生冷酢滑,猪犬鸡鱼,油面蒜及果实等。其大补丸散,切忌陈臭宿滞之物,有空青忌食生血物。天门冬鲤鱼白术忌桃李及雀肉胡荽大蒜青鱼 等物,地黄芜荑甘草菘菜海藻细辛生菜菟丝子兔肉牛膝牛肉黄连桔梗猪肉牡丹胡荽藜芦狸肉半夏菖蒲饴糖羊肉恒山桂心忌生葱、生菜,商陆犬肉茯苓忌醋物,柏子仁忌湿面,巴豆芦笋羹及猪肉鳖甲苋菜

凡服药,忌见死尸及产妇秽污触之,兼及忿怒忧劳。

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仍须少食菜及硬物,于药为佳,亦少进盐醋乃善,亦不得苦心用力及房室喜怒。是以治病用药力,唯在食治将息得力,大半于药有益。所以病者务在将息节慎,节慎之至,可以长生,岂惟病愈而已。

凡服泻汤及诸丸散酒等,至食时须食者,皆先与一口冷醋饭,须臾乃进食为佳。

凡人忽遇风发,身心顿恶,或不能言,有如此者,当服大小续命汤及西州续命、排风、越婢等汤,于无风处密室之中,日夜四五服,勿计剂数多少,亦无虑虚,常使头面手足腹背汗出不绝为佳。服汤之时,汤消即食粥,粥消即服汤,亦少与羊肉 将补。若风大重者,相续五日五夜,服汤不绝,即经二日停汤。以羹 自补将息四体,若小瘥即当停药,渐渐将息。

如其不瘥,当更服汤攻之,以瘥为度。

凡患风,服汤,非得大汗,其风不去。所以诸风方中皆有麻黄,至如西州续命,即用八两,越婢六两,大小续命或用一两、三两、四两,故知非汗不瘥,所以治风非密室不得,辄服汤药,徒自误耳。惟更加增,未见损减矣。

凡人五十以上,大虚者,服三石更生,慎勿用五石也。四时常以平旦服一二升,暖饮终生勿绝及一时,勿食蒜、油、猪、鸡、鱼、鹅、鸭、牛、马等肉,即无病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备急千金要方》书籍目录
  1. 论服饵《备急千金要方》
  2. 论服不换金正气散《集验背疽方》
  3. 论服饵得失《中藏经》
  4. 论伏邪外发须辨六经形证《温热逢源》
  5. 论服饵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 论伏邪外发须辨六经形证《温病正宗》
  7. 论服嘉禾散《集验背疽方》
  8. 论伏气发温与暴感风温病源不同治法各异《温病正宗》
  9. 论服药法并禁解毒药寒凉《冯氏锦囊秘录》
  10. 论伏气发温与暴感风温病原不同治法各异《温热逢源》
  11. 论服药食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 论伏气春温《温病正宗》
  13. 论浮脉形法主病《伤寒六书》
  14. 论敷药法《疡医大全》
  15. 论浮肿《冯氏锦囊秘录》
  16. 论封蛤《冯氏锦囊秘录》
  17. 论浮肿由血分水分证治不同《济阴纲目》
  18. 论风中有五生五死《华佗神方》
  19. 论妇女湿温病《塘医话》
  20. 论风温证《伤寒发微论》
  21. 论妇女虚劳与男子不同《济阴纲目》
  22. 论风伤卫气寒伤荣血辩《伤寒六书》
  23. 论妇人八瘕所因《济阴纲目》
  24. 论风脉《中风论》
  25. 论妇人病《外科理例》
  26. 论风毒状《备急千金要方》
  27. 论妇人病有不同治法《寿世青编》
  28. 论风毒相貌《外台秘要》
  29. 论妇人瘕并属血病《济阴纲目》
  30. 论风病《苏沈良方》
  31. 论妇人痞《济阴纲目》

《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