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咳嗽第五

《备急千金要方》书籍目录

(论二首 方五十五首 灸法十四首)

论曰∶经云∶五脏六腑皆令咳,肺居外而近上合于皮毛。皮毛喜受邪,故肺独易为咳也。邪客于肺,则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喉鸣,甚则唾血。肺咳经久不已,传入大肠,其状咳则遗粪。肾咳者,其状引腰背痛,甚则咳涎。肾咳经久不已,传入膀胱,其状咳则遗尿

肝咳者,其状左胁痛,甚者不得转侧。肝咳经久不已,传入胆,其状咳则清苦汁出。心咳者,其状引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甚者喉痹咽肿。心咳经久不已,传入小肠,其状咳则矢气。脾咳者,其状右胁痛阴阴引肩背,甚者不得动,动则咳剧。经久不已,传入胃,其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久咳不已,三焦受之,三焦咳之状,咳而腹满,不能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若顺时有风寒冷人触冒解脱,伤皮毛间入腑脏为咳上气如此也。有非时忽然暴寒,伤皮肤中与肺合,则咳嗽上气,或胸胁支痛,咳唾有血者,是其热得非时之寒,暴薄之不得渐散,伏结深,喜肺也。因咳服温药,咳尤剧及壮热吐脓血,汗出恶寒是也。天有非时寒者,急看四时方也。

问曰∶咳病有十,何谓也?师曰∶有风咳,有寒咳,有支咳,有肝咳,有心咳,有脾咳,有肺咳,有肾咳,有胆咳,有厥阴咳。问曰∶十咳之证以何为异?师曰∶欲语因咳言不得竟,谓之风咳。饮冷食寒因之而咳,谓之寒咳。心下坚满,咳则支痛,其脉反迟,谓之支咳。

咳则引胁下痛,谓之肝咳。咳而唾血引手少阴,谓之心咳。咳而涎出续续不止,引少腹,谓之脾咳。咳引颈项而唾涎沫,谓之肺咳。咳则耳无所闻,引腰并脐中,谓之肾咳,咳而引头痛口苦,谓之胆咳,咳而引舌本,谓之厥阴咳。风咳者,不下之。寒咳、支咳、肝咳、刺足太冲。心咳,刺手神门。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渊。肾咳,刺足太溪。胆咳,刺足阳陵泉。厥阴咳,刺手大陵。

虚也。此为胸中寒实所致也,当吐之。

乃可吐耳。

咳家,其人脉弦为有水,可与十枣汤下之(见下第十二方)。不能卧出者,阴不受邪故也。

留饮咳者,其人咳不得卧,引项上痛,咳者如小儿掣纵状。夫酒家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极饮过度所致也。其脉沉者,不可发汗。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善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上气汗出而咳,属饮家。咳而小便利,若失溺不可发汗,汗出即厥逆冷。

夫病吐血喘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寒家咳而上气,其脉数者死,谓其人形损故也。脉大而散散者,为气实而血虚,名曰有表无里。上气面 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加 ?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备急千金要方》书籍目录
  1. 咳嗽《备急千金要方》
  2. 咳嗽《慎疾刍言》
  3. 咳嗽《备急千金要方》
  4. 咳嗽《产宝》
  5. 咳嗽《麻疹备要方论》
  6. 咳嗽《中医词典》
  7. 咳嗽《麻疹阐注》
  8. 咳嗽《中医词典》
  9. 咳嗽《伤寒捷诀》
  10. 咳嗽《傅青主女科》
  11. 咳嗽《杂病治例》
  12. 咳嗽《傅青主男科》
  13. 咳嗽《全生指迷方》
  14. 咳嗽《气功外气疗法》
  15. 咳嗽《虚损启微》
  16. 咳嗽《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17. 咳嗽《推求师意》
  18. 咳嗽《常见病自测》
  19. 咳嗽《医学传灯》
  20. 咳嗽《止园医话》
  21. 咳嗽《女科秘旨》
  22. 咳嗽《止园医话》
  23. 咳嗽《医学纲目》
  24. 咳嗽《景岳全书》
  25. 咳嗽《医学纲目》
  26. 咳嗽《圣济总录》
  27. 咳嗽《医宗金鉴》
  28. 咳嗽《医理真传》
  29. 咳嗽《医宗金鉴》
  30. 咳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31. 咳嗽《冯氏锦囊秘录》

《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