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胃第四

《备急千金要方》书籍目录

(脉二首 方十三首 灸法三首)

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涩。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为虚,涩即伤脾,脾伤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为胃反。趺阳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治胃虚反食下喉便吐方

人参(一两) 泽泻 甘草 桂心(各二两) 橘皮 干姜(各三两) 茯苓(四两) 竹茹(五两)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者去大黄

治胃反吐逆不消,食吐不止方

人参 桂心 泽泻(各二两) 茯苓(四两) 橘皮 甘草 黄 (各三两) 大黄(一两半)生姜(八两) 半夏(一升) 麦冬(三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二合,一服八合,日三夜一。羸人六合。已利去大黄。

反胃而渴方

茯苓 泽泻 半夏(各四两) 桂心 甘草(各二两)

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入生姜四两。

治胃反朝食暮吐,食讫腹中刺痛,此由久冷方

橘皮(三两) 甘草 浓朴 茯苓 桂心 细辛 杏仁 竹皮(各二两) 槟榔(十枚)

前胡(八两) 人参(一两) 生姜(五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方有甘皮二两。

又方 橘皮(三两) 人参 白术(各二两) 桂心(一两) 川椒(一百二十枚) 薤白(一握?

上六味 咀,以水二升渍一宿,纳羊肚中缝合,以三升水煮,水尽出之,决破去滓,分三服。

又反胃大验方∶

前胡 生姜(各四两) 橘皮(三两) 阿胶(一两) 大麻仁(五合) 桂心(三寸)甘草(五寸) 吴茱萸(四合) 大枣(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一升七合,分三服。

华佗治胃反为病,朝食暮吐,心下坚如杯升,往来寒热,吐逆不下食,此为关上寒所作,将成肺痿,治之之方∶

真珠 丹砂 雄黄(各三两) 朴硝(五两) 干姜(十累)

上五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若小烦者,饮水自解,然无所忌。神良无比。(一方用桂心一两。

治胃反食即吐方

粟米作面,水和作丸楮子大七枚,烂煮,纳醋中,细细吞之,即下便已。面亦得用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备急千金要方》书籍目录
  1. 反胃《备急千金要方》
  2. 反胃《中医词典》
  3. 反胃《续名医类案》
  4. 反胃《傅青主男科》
  5. 反胃《张氏医通》
  6. 反胃《景岳全书》
  7. 反胃《证治准绳·类方》
  8. 反胃《医法圆通》
  9. 反胃《普济方·针灸》
  10. 反胃《中医名词词典》
  11. 反胃《证治汇补》
  12. 反胃《医学集成》
  13. 反胃《儒门事亲》
  14. 反胃《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5. 反胃《卫生易简方》
  16. 反听《中医词典》
  17. 反胃《医学摘粹》
  18. 反四时《中医词典》
  19. 反胃《医学摘粹》
  20. 反手网球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1. 反胃《吴鞠通医案》
  22. 反式作用因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3. 反胃《针灸资生经》
  24. 反射异常《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5. 反胃《药症忌宜》
  26. 反射性神经障碍症《神经病学》
  27. 反胃《灸法秘传》
  28. 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生理学》
  29. 反胃部《本草易读》
  30. 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布的特征《生理学》
  31. 反胃大吐《傅青主男科》